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步枪本身的自动化和战场上各种火力密度的提高,白刃战已显著减少,刺刀的战斗作用明显下降。但是刺刀作为一种面对面的格斗兵器,在军队中仍是一种必要的装备。利刃出鞘,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3代发展史!
第一代刺刀——单功能枪刺
这种刺刀其实是刺而不是刀,因为它不具备刀的功能与特点,倒是同锥子很像,只是比锥子尺寸大,强度高,而且为棱形。其代表型号有1910年前后英国恩菲尔德No.3枪刺,苏俄时期的莫辛-纳甘枪刺,中国的53式、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枪刺。这些枪刺的外形为3或4棱形,刺尖较为扁平,棱间的凹槽起血槽作用。其特点是加工简单,成本低廉,综合强度高,穿刺性极强。
但其功能过于单一,不适合战场上士兵对刺刀既要能刺又可以作刀的要求,所以在“一战”过后即被欧美淘汰。但是这种枪刺我军却装备了30年之久。原因是我军强调拼刺时以刺为主,而且这种刺刀可以利用弹簧、卡环折叠放于枪管下方,不易丢失,射击时展开在枪口前还可以起到减小枪口上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