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晋阳叛变自立,建晋国,史称后晋,他以幽、蓟十六州和称"儿皇帝"的条件乞求契丹出兵助他灭后唐。938年,石敬瑭将幽、蓟十六州献给契丹,从此此十六州一直为外族所踞,中国黄河以北除山西雁门关以外的辽东一带天然国防线全部失却,中国不得不陷于天然的压逼形势之下挣扎,致使宋朝不得不屈辱乞和而艰难度日。
石敬瑭因向契丹求援和割让幽、蓟十六州的行为成了北宋灭亡的千古罪人,后世称之为罪最大恶已极的可耻人物"。然而,有历史学者却对此不以为然,对石敬瑭"千古罪人"的定位显然是从当时宋朝汉人政权的角度出发,并视石敬瑭为汉人。可事实是石敬瑭并非汉人,而是被称为胡人的沙陀人,即使他不割让幽、蓟十六州,后晋强大后也会对宋朝构成威胁。
那么幽、蓟十六州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呢?石敬瑭割地确实使中原失去了天然屏障,使得契丹以至后来的女真在军事上处于有利地位,给中原抵御其入侵增添了困难,但将它看作是北宋灭亡的主要或决定因素未免夸大了它的作用。以失去幽、蓟十六州的后晋举例:947年,后晋为契丹所灭,但它灭亡的原因并非是失去了十六州的屏障,而是其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瓦解,主暗臣庸、将帅离心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