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哪个朝代,位于中枢系统的官员,都是朝廷当中,地位极高的一批官员。明朝也不例外。这些中央官员可以调配大量的资源,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像翰林院,太医院,六部尚书,这些都属于中枢官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最高中枢官在整个朝代前后都是一致的。不过,明朝有一些例外。明太祖朱元璋在他统治的中后期,曾废除了丞相这一职位。
在此之前,丞相属于朝廷最重要的中枢官。在此之后,内阁逐渐成型,成为朝廷最重要的中枢官员。不过,因为内阁的位置较为特殊。虽然在地位上,内阁首辅的权力相当于过去的丞相。但在身份上,他们更接近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基本是以皇帝的旨意办事。
而丞相在必要时,却是可以反驳皇帝意见的。而明朝皇帝为了防止内阁再次出现丞相那样,可以大权独揽的情况。所以,内阁大学士的官阶级别都不高,只有正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