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谈谈北宋前期对辽国外交政策

2022-08-01 10:00     360kuai

宋朝处在 10-13 世纪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周边国家、部族林立,宋朝如何生存?宋朝在灭北汉时,与辽朝发生冲突。

此后,宋太宗两次征辽均以失败告终,收复幽云十六州计划搁浅。宋辽形势在真宗时期发生扭转,辽朝发动征宋战争。

战火已烧至州(黄河岸边),却以辽大将被射杀、辽军止于此地。两国的议和在战争进行中进行,最终达成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这样的一个现实使得外交成为宋朝不可回避的议题,也是宋朝表达国家诉求的工具。

北宋前期对辽国外交政策还是比较强硬的态度

澶渊之盟的议和中,辽朝几番向宋朝索要关南地,宋真宗与大臣们专门就辽朝要地问题进行了讨论,真宗明确要求国书中回避辽朝诉求中的关南地。

宋朝对辽国和议的最高指示是地不能割让,钱可以适量给予辽朝作为补偿。宋使进入辽朝,面对辽朝数次对关南地的请求。

"禀命专对,有死而已。若北朝不恤后悔,恣其邀求,地固不可得,兵亦未易息也",这话的意思是你再管我们大宋要地钱也没有了。

看看,这态度蛮强硬的么。鉴于这种情况,辽国答应了用钱来换地的条件,和议初定了。开始的时候宋朝禁止缘边河南州军人在界河捕鱼。

宋朝不让自己的百姓在界河中捕捞,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对面的辽国人看,目的就是让辽国人民也要同样遵守这一规定。

但是后来辽人不给面子多次潜入界河中捕鱼,对于进入界河的辽人,宋朝一般有两种应对措施,一为缘边州军移牒北境,请依誓约;一为雄州等辽朝贺正使到,宣谕之。

宋朝下了令对辽人在界河捕鱼、采苇采取"婉顺止绝"这样的外交怀柔政策。辽人在界河的挑衅行为,射伤宋兵,宋朝的正常运作仍在进行。而边臣的应对举措却使界河争端变成摩擦事件,引发了一连串的外交事件。

宋朝缘界河巡检赵用反应激烈,"擅纵兵过河追捕交射,越北界十馀里,至焚其庐舍,拆取鱼梁纲罟,夺其鱼船。"

在澶渊之盟后,宋朝遣兵越界河进入辽境的追捕行动,在史书中并不多见。这种公然的报复行径,让辽朝抓住了把柄。

辽人将此事上诉宋朝,宋神宗震怒,命提点刑狱官将相关人员一一弹劾才得以缓和。界河作为宋朝领土,宋朝有权力、有理由拒绝甚至处置辽人非法越界者。

但辽人往来界河捕鱼、采苇,非正常渠道(使节、传递牒文)人员往来仍不时发生。宋朝对辽人越境行为的运作不一,总体上趋于保守的外交方式。

可以说宋人对界河的不当处置助长了界河争端或界河问题的屡屡发生。澶渊之盟并未将两朝边界以誓书形式标立出来,导致两朝边界争端增多。

外交运作难度增大。两朝均未坚守誓约,以澶渊之盟达成的边界为基准,辽朝从宋朝一方获取了不少的土地。

宋神宗熙宁七年至九年,其实两国之间围绕着边界问题有多次外交运作。庆历二年,辽朝遣泛使萧英、刘六符进入宋朝都城。

辽朝在国书中重点提出割地要求,除提出割地外,辽朝泛使还向宋朝提出尚主和亲的要求。宋朝针对辽朝诉求展开了议论,否定了辽朝提出的割地问题,强烈反对和亲一事。

双方争执的焦点在割地问题上,其实辽朝向宋朝要求割地比和亲更为迫切,争地是第一位的。在宋使呈递国书至返程期间,辽兴宗与宋使进行了多次对话。

双方相持不下,最终辽朝在关南地问题上作出退步,放弃向宋朝索要关南十县地。这次地界商议以宋朝完胜告终。

自北宋熙宁时期宋辽就边界展开了详细的划界,新边界得到了两朝的认可。但边界争端并未就此停止,没怎么消停过。辽朝数次侵占宋朝疆土,沿用此前侵耕的手法,将土地据为己有,而宋朝则采取破坏其耕种成果,以将侵耕土地收回。

北宋末期昏臣的出现致使外交无力乏天

提起童贯,人们想到他的第一个身份就是宦官。其实童贯从一名普通的宦官到受命领枢密院事,掌握宋朝军权长达 20 余年。

童贯作为北宋末期一个位高权重的大臣,不管是对内的政策和对外的政策都是昏招频出。童贯有着强烈的开疆拓土的思想:他"联金灭辽"的思想、和平统一燕云、输财赎地等思想都变成了现实的对外政策,并且由他本人具体执行。

童贯的这些对外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打破了北宋与辽多年的总体外交平衡格局,加速了金进攻北宋的进程,最终导致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徽宗原来并没有征讨西夏的计划,但是在童贯的劝说下,次年,徽宗决定攻伐西夏,恢复神宗时期的疆土。

童贯太自不量力,自掌握兵权开始,他的心中就有着许多开疆拓土的梦想。童贯领军,却不懂得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在军事上是一个外行。

他命令将帅勇往直前,主要来自于他的急功近利,他想当然地认为西夏软弱不堪一击,宋军能够轻而易举地战胜西夏,最终遭受失败。

这一结果导致西夏与宋朝结下了梁子,后期西夏联合辽金开始进攻宋朝边境。"联金灭辽"是北宋朝廷做的最失败的一个外交政策。这最终加速了北宋的灭亡,发生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 首先提出这个想法的虽然并不是童贯。

但由于童贯在宋代外交决策上的重要地位,使得他成为"联金灭辽"策略的主导人物。童贯"联金灭辽"思想的较为复杂,首先发源于童贯个人对辽的仇视心理。

童贯出使契丹受到嘲笑,使他心中充满不快,天祚帝对珍奇之物的无限索取,也使童贯感到气愤。这明显童贯把个人情绪带到了两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中去。

童贯借宋太宗联合渤海高丽夹攻契丹的故事,认为用 "以夷制夷",所谓以夷制夷,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合纵连横理论为特征的策略。

被童贯看作是孱弱的宋朝政府唯一可行的外交之策,他认为,宋王朝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应对辽,要想收复燕云之地必须取得新兴国家金的支持。

同时,他相信,只要采取正确、灵活的策略,金便会答应宋的要求,因为辽金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利益冲突。

正好可以利用这些矛盾和利益冲突,使辽金彼此互相牵制,抵消力量,最终辽可以被打败,宋可以实现收复故土的目标。

结果在宣和四年五月,宋军大败,在辽将大石林牙率士兵猛烈进攻下, 宋军大败,退守雄州,又遭到辽军袭击,损失惨重。

童贯对于金的野心认识不深,他认为只要适当地满足金的无理要求,委曲求全,即可与金达成一致。

其实金早已看透宋军的实力,金军的战斗力打辽兵很轻松的,辽兵看见金兵到来纷纷投降,可宋军看见辽兵进攻也是双手举起了白旗。

所以金国才会对宋朝提出了越来越多无理过分的要求,欲壑难填。清人王夫之评价了童贯与宋徽宗外交政策的一系列的错误:靖康之祸,自童贯始。

童贯和宋徽宗带着理想主义外交思想的错误。对外思想终是败于未能知彼知已,不知金势力的强大,不知宋军的衰退,脱离实际,不自量力。

大家都知道北宋重文轻武是最基本的一个国策,在北宋做文官是很受重用的。守内虚外的国防政策也是一个昏招,宋太宗就对臣下说过这样的话,"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

宋太宗在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软弱的措施。在对辽的防御中采取防守的态势,战线必然要收缩,这就变相的承认了辽对幽云十六州的占领。

而宋军队的正规精锐禁军,有一多半集中在京城附近驻防,边境上只有少数的正规军队。这种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国防政策使边疆力量过于软弱,无力抵挡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

享乐思想的灌输,也是在贯穿了整个几百年的宋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朝中大将的兵权,他讲过这样一段话:"人生如白驹过隙,所谓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

宋太祖用荣华富贵、腐化享乐换取了兵权,这实际上是提倡了享乐思想和奢侈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官僚队伍中滋长了贪图荣华、追求富贵、恣意享乐的腐朽风气。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宋代的因循守旧思想特别严重,

"祖宗之法不可变",这成为一道难以逾越鸿沟, 官吏的选拔,宋代除了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之外,

还有大批的官员是通过"荫功",即靠父辈或者是祖辈的功劳来直接进人仕途。并且后一种方式存在着日益扩大的趋势。

不可否认通过"恩荫"做官的人,也存在富有才干的人,但庸才大大多于人才。宋朝皇帝根本没有积极进取、开疆拓土的雄才大略。

宋王朝尤其是北宋只求苟且安生,安与享乐,国家在国防军力上怎么会强盛,又怎么会有强硬的对外政策呢?

总之,宋代尤其是北宋在对外交往上一直处于下风而妥协退让,原因很多。但是在诸多原因中,最重要的应是其重文抑武和守内虚外国策。

参考文献:

《宋史》

《东 都 事 略》

《宋会要辑稿》

文/南宫钦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