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称继续对华强硬 中方回应:合则两利斗则俱伤(3)

2020-11-17 13:43  环球网

真煞费苦心,连"潜伏"计划都安排上了。

报道最后还援引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拉特克利夫一位资深顾问的话,说拉特克利夫将继续扮演领导角色,与其他美国国安部门合作,带领美国从冷战和"9·11"事件后的反恐策略,转向与中国对抗的大国竞争。

02

在揭开特朗普团队计划中的一连串对华强硬政策后,Axios突然转折:

美方官员说,不要指望美方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新的大动作,或者关闭更多中国驻美领馆。

一位美国问题学者说,这反而进一步增加了报道的可信性。

因为,深度搅动台海或关闭领馆等,都是极易导致严重政治后果的行为。

一旦引发冲突,就将难以管控。

如果大选败局确定无法翻盘,特朗普政府在最后两个多月掀起这般风浪的能力和概率,都比较低。

有报道说,特朗普已准备角逐2024年总统选举。

无论为了绊脚拜登,还是"报复中国",或是提前为下届大选布局,特朗普真正需要的都是作秀,而非政治冒险。

而Axios报道中这些对华措施,恰好都是表态性的,既能吸引眼球和政治效应最大化,又不至于一招不慎折了自己的"晚节"。

这个中间的度,看来特朗普团队也细致盘算过。

特朗普称继续对华强硬 中方回应

对大统领"最后的疯狂",拜登过渡团队作何回应?Axios记者专门去问,但没得到答复。

但特朗普政府最后时刻还在忙着"埋雷",确实会压缩拜登在对华政策上的灵活空间。

宣布获胜后,拜登第一时间在"过渡网站"上列出四大优先事项:控制疫情、重启经济、恢复种族平等和应对气候变化。这四项任务中,至少三项都需要跟中国合作。

有分析说,这决定了拜登上台后,即便不会在总体战略上改变对华强硬,也不得不在具体战术上做出适当调整,至少是有竞争也有"有限合作"。

而特朗普团队临走前以行政令的方式埋下一大堆钉子,将让拜登"有限调整"对华政策的政治风险陡增。他可以撤销前总统的行政令,但会遭到国会共和党人以及美国国内一些人的猛烈攻击。

当然,对于特朗普政府在过渡期内对华上演"涉华惊奇"或"最后疯狂",国际和我们国内学者早有预判。

早在Axios报道之前,彭博社就曾援引美国学者葛来仪的话说,特朗普团队已经有了旨在使中美关系变化不可逆转的"待办事项"清单。其中就包括在涉港和涉疆等问题上对华采取行动。

如果特朗普政府真那么干了,我们怎么应对?

用一位美国问题学者的话说,中国对美外交风格已经十分清晰,"不与美国走向全面对抗,但对方施压一定会迎来反制"。

中国此前对美制裁的几轮反制措施已释出明确信号:中国会依照自己的利益和节奏决定对美政策,而不会因美国内议程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