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时期的周国其实只是一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可最终却凭借牧野之战,一战定天下,这究竟是啥情况呢?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周武王的情报工作做得好,策反了很多的商朝重臣,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胶鬲。
正是胶鬲,探知了商朝防务空虚的真实情况,然后与周武王约定了攻击朝歌的具体时间,并策反了参战的商朝奴隶和东南夷族战俘,来了个里应外合,这才让商纣王最终落败,从而成了亡国之君。
其实商纣王和后世的霸王项羽很像,都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能文能武,可他们又都有个缺点,那就是用人不当,不听人言。后世的项羽不听范增之言,韩信原本是他的兵,可后来因为不被重视而被逼走,胶鬲也是这样的遭遇,人才一个,可最后也是硬生生被商纣王给逼给了敌人。
胶鬲,最初是一位贩卖鱼、盐的商人,也是盐商的鼻祖。还记得我们初中学过的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章吗?其中有这么一段:"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这里的"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说的就是他的这段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