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项羽, 韩信, 蒙恬各率领三十万军队对阵, 谁最强?(2)

2025-03-29 16:03  360kuai

大家千万不要被电视剧和连环画所蒙蔽了,认为古代战争就是两个大将骑马出来单挑,一人把另一人打败然后挥手冲锋战斗就赢了,哪有那么简单。古代战场对决主要是阵型和阵地的比拼,冷兵器时代的战场对决的核心就是队伍不能乱,而且不能有一个人逃其他都跟着跑。秦军从小被灌输的铁血纪律精神一直支持着他们,所以能始终维持阵型,不溃乱,意志坚强,不管打多久都不会受不住。蒙恬手下的兵就是这样的铁血纪律的兵种。项羽垓下之战的失败正是因为四面楚歌造成了士兵的溃散,由此可见他军队的纪律性不如蒙恬,所以他俩对决估计项羽要落下风,蒙恬后来被赵高迫害至死,并没有和项羽交过锋。

项羽,楚国下相人,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史学家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破釜沉舟救赵王,于巨鹿之战九破章邯,大败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项羽的军队更多是靠血气和勇武作战的,特点是以少胜多,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但是靠个人匹夫之勇这一套对决真正训练有素纪律性高的部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作用。看看近代的抗日战争就知道了,淞沪会战之类的,国军激发出血性,然而最终并没有改变战局。项羽打败的秦军已经远远不是那支扫平六国的铁血之师了,秦军能打的不是在北边守匈奴,就是在南边守百越。陈胜谋反时,秦国上层没把他们当回事的,认为不用动用戍边的精兵,没想到后来战事太快,戍边的精锐部队还没来得及调回,刘邦就进咸阳了。项羽用兵之法始终是个谜,他并没有兵书留世,在项羽所有的大小战役中,没有人能理解他是如何取胜的。巨鹿之战中,项羽兵团五万人,对方四十万,以一对八,项羽胜。彭城之战。刘邦五十六万大军雄踞彭城。项羽回师三万,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垓下之战刘邦集军队六十万,能征善战之士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都有自己独立的团队,有几股力量可以同时从不同方向发起进攻,张良,陈平等为之出谋划策,天下的力量和智慧尽集于此。项羽军十万,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兵困马疲,四面楚歌又唱去了大半,力量如此悬殊之下,竟是刘邦坚守等项羽来攻。当然结果项羽未能攻破,败退回来,但主力并没有太大损失。有人说垓下之战项羽失败身死所以得出韩信军事能力强于项羽的结论,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有失偏颇。

韩信,从普通军卒升为大将军,他巧妙施设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还定三秦。在刘邦兵败彭城之后,开辟第二战场,领军北上,大败魏王豹和赵国陈馀,此两战均是以少胜多,用兵之诡异令人惊叹。韩信"兵仙"的美名正是在此时种下的,他和项羽两个都善于用兵,都打过以少胜多之战,孰优孰劣众说纷纭,韩信成功了,成王败寇,所以给人留下的韩信强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