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让一听被张须陀来了,腿肚子直打哆嗦,扭头就想跑。和隋炀帝不共戴天的李密制止了软汉翟让。在李密的部署下,数万骑兵埋伏于大海寺树林内,翟让率主力从正面迎敌。张须陀率军迎击,翟让很好打,一打就跑,张须陀趁机追击十余里,至大海寺附近,瓦岗军伏兵骤起,翟让、李密、徐世勣、王伯当等人将隋军合围。这是小把戏,张须陀玩的多了,张须陀挺起铁枪就突出重围,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走了?翟让、李密等人懊悔不已。
但是张须陀又回来了,原来,张须陀看到部下仍然被围,遂再冲进包围圈营救,如此反复四次,见部下皆败散。张须陀放弃生的机会,仰天长叹:"兵败到了这种地步,哪还有脸面见天子呢?"于是下马与敌军交战,力竭而亡,时年五十二岁。所部官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当张须陀的噩耗传来后,隋炀帝非常悲伤,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荥阳郡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须陀当之无愧是大隋最后的顶梁柱:只可惜此勇猛、刚烈、忠诚的大将阵亡后,大隋也基本休矣。
我小时都历史书,上面说统兵的大将们,慈不掌兵,更要爱兵如子,总觉得很矛盾。后来才知道,要想带好兵,对犯军法的、不服从军纪人一定要不留情面,这样才能树立权威,才能号令如一,同时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士兵,在战斗中要珍惜每一个士兵的生命,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才能获得士兵们全心全意的爱戴和拥护,才能在战场上爆发惊人的战斗力。每次看到张须陀阵亡这节,都不忍往下读,历史就是这么残酷。所部官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这是隋书上的原话,也是张须陀的敌人的如实记载。
隋书曰:须陀,善会有温序之风,子翊、松赟蹈解扬之烈。国家昏乱有忠臣,诚哉斯言也。(文: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