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白起之死:“功高震主”也许并不是其主要因素(2)

2022-09-21 17:19     360kuai

宣太后电视剧照

在这期间,魏冉亲自领兵出征,不仅为秦国立下了不世之功,更是发现和提拔了一位军事奇才--白起,那时,白起还只是一位名不经传的偏将,只是在公元前294年率军攻打韩国的新城,第二年,因功被升为左更(秦国二十级爵位中的第十二级),同年,韩、魏两国孤注一掷,组织了数十万大军联合攻秦,而当时秦国能集结起来的全部军队也只有联军的一半,面对巨大的压力,魏冉大胆起用白起为统帅,事实证明,他的眼光确实毒辣:在伊阙战场上,白起以少胜多,击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新纪录,经此一战,白起很快就成了秦军将领中的头牌,此后,他四处为秦国攻城略地,堪称一具顶级的战争机器,极大加快了秦国的兼并进程,但是,同样是威望越来越高的魏冉,也成了秦昭襄王的头号心病,为维护王权,他打压了魏冉,启用白起,让他与魏冉共同参政,另外宣太后的另一位弟弟华阳君羋戎,秦昭襄王的亲弟弟高陵君、泾阳君也被委以重任,他们被并称为"五贵",而幕后的"老大"仍然是宣太后,在宣太后掌权的这30多年当中,秦国的权柄其实是被家族共同瓜分了,尽管秦昭襄王已年纪渐长,甚至到了中年,但这几位却丝毫没有收敛和放权的意思,说秦昭襄王形同傀儡,其实也不为过。

网络配图

公元前270年,魏国人范雎来到秦国,凭借一句很能装的"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穰侯即魏冉)刺激到了秦昭襄王的神经,并由此引为心腹,他直言,当今秦国的朝廷要员几乎全是魏冉的人,"今自有秩以上至诸大吏,下及王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政治体系就是为了强化王权而运转,魏冉当权以来,虽然对外扩张的脚步没有停止,但其功劳越大,对王权的削弱也越大,说得直白点:秦国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政权姓"嬴"才是最主要的,在权力面前,一切都很苍白,秦昭襄王在范雎的协助、布局下,于公元前266年,废掉了母亲的太后之位,并将魏冉、华阳君、泾阳君和高陵君悉数驱逐出函谷关外,第二年,宣太后郁郁而终,魏冉也带着一千多车的家财前往自己的封地陶邑颐养天年,在其死后,陶邑也被秦王收回,设为陶郡,范雎则成了新贵,代替魏冉成了秦国的丞相,并因清除四贵的功劳而被封为应侯,自此,这个国家才被秦昭襄王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过庆幸的是,秦国并没有因为"四贵"的被除而"树倒猢狲散",那些被魏冉提拔起来的文武大臣并没有被清理,甚至仍继续被委以重任。公元前260年,当秦、赵两军在长平僵持之际,秦昭襄王在得知赵括成为赵军的新统帅后,果断换上了武安君白起,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对其赋予了无条件的支持,充分体现了国君对这位老将的足够信任,最终,长平之战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这一战也是秦昭襄王掌权以来最得意的一次战略决策,足以令他一扫多年来身为傀儡的晦气,按理说,此时君臣俩人的关系应该更深才是,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好的方向发展。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