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瓦解楚军士气,刘邦在垓下城附近高唱楚歌,楚军士气大崩,成为待宰羔羊。项羽身为统帅眼见大势已失,便率领800精兵突围,虽力战杀敌,奈何势单力薄,被围困在乌江边。看着身边的宝马,美人,项羽自知无法面对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至此,历时4年半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鸿门宴以前,项羽取天下如同探囊取物般简单,可是他不珍惜。鸿门宴上看不清形势,居功自傲,放刘邦一条生路;刘邦还定三秦时,项羽惯性思维确定刘邦不会造反,举兵伐齐,使刘邦钻了空子,收复关中;垓下之战前期,项羽追敌心切导致大败,被围乌江又看不清东山再起的时势,选择自刎,将天下拱手相让。
项羽这三个阶段,从实力远强于刘邦,到被刘邦追平,再到被迫自刎,每个阶段都体现出他固步自封,不求进步,看不清局势,只依着自己性子打仗。刘邦凭借"南风"队伍越打越多,项羽凭借"北风"队伍越打越少。
刘邦与项羽对自我不同的认知,造就了不同的结局。三、北风追求短期效益,南风追求长期效益-看楚汉的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