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宪王朱瞻墡:一生三次无限接近皇位的亲王,如何做到全身而退?

2022-08-15 06:19     360kuai

前言:明朝刚建立的时候,开国太祖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保持大明王朝传承有序,不因为争夺皇位而祸起萧墙,宗室骨肉自相残杀。可惜朱元璋死后,继位的皇太孙朱允炆完全体会不到祖父的一片苦心。在主少国疑的情况下非但没有做好笼络宗室亲王的工作,反而通过一系列绝情的手段,最终逼反了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

而以区区北平一地起兵造反的朱棣最终创造奇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靠着造反在大一统王朝推翻皇帝的亲王。朱棣的所谓"靖难"虽属被逼无奈,但也给其他宗室起了一个极坏的示范作用。无论是皇子还是近枝宗室,难免会有"你做得皇帝,我如何做不得?"这样的念头。于是在永乐朝有汉王、赵王的夺嫡之争。到了宣德朝汉王干脆直接起兵谋反,另外宗室中血统地位还高于燕王的晋王也蠢蠢欲动。在这风雨欲来的时刻,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宣宗朱瞻基突然驾崩,享年37岁,身后只留下年仅9岁的皇太子朱祁镇,和8岁的私生子朱祁钰。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本文的主人公襄宪王朱瞻墡第一次发现他离皇位这么近,却又那么远。同样的感觉,日后他还要再经历两次。

朱瞻墡,生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3月16日,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生母诚孝昭皇后张氏。仁宗一共有三个嫡子,分别是宣宗朱瞻基、越王朱瞻墉和襄王朱瞻墡(热门小说《两京十五日》中就提到了宣宗对于两个弟弟微妙的心理变化。但私以为以作者的历史功底,在称呼朱瞻墡时一口一个襄宪王,有一些令人难以理解,毕竟襄王还没死,怎么就把他死后的谥号给说出来了呢?)。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19岁的朱瞻墡被册为襄王。对于这位襄王,《明史》给出的评价是"庄警有令誉"。由于仁宗在位不足一年就不幸驾崩,长兄朱瞻基继位后,襄王这位亲弟弟也成了皇帝的得力助手。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