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最了解刘邦为人,他为了逃命踹自己儿子和女儿下车,为了不受到项羽要挟,竟然不顾家眷的生死,要分一碗拿自己亲爹烹的汤,这样的人不可能因为昔日夫妻情分而断了自己的寻欢之路。
戚夫人生下刘如意,深得刘邦喜爱,刘邦认为刘如意像自己,认为吕后的儿子刘盈不像自己,太过软弱。戚夫人见状,恃宠而骄,她觉得自己应该母凭子贵,让自己的儿子因为刘邦的宠爱成为太子,未来成为皇帝。
于是,戚夫人每天都在夜里哭哭啼啼的向刘邦吹枕边风,刘邦也因此动摇了心思,下定决心要立刘如意为太子。戚夫人听刘邦答应此事,内心十分高兴,但是她哪里知道自己有多么愚蠢,刘邦答应废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根本不是为了她,而是因为刘邦不希望仁弱的刘盈登基以后,大权旁落吕氏一族。毕竟吕后了解刘邦,刘邦又何尝不了解吕后呢?
戚姬幸 , 常从 上 之关东 , 日夜啼 泣 , 欲 立其子代 太子--《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