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雄霸天下此人功不可没?谋略他不输诸葛亮!(2)

2021-03-18 08:51     360kuai

"当初明公奉迎天子以令诸侯,我们共同起誓永为汉臣,可是今日的明公还是汉臣吗!"

"平乱锄奸,臣可与明公并肩。封王拜相,恕臣,不能与大王(笔者按:此处称呼有差错,后文将给予释明)同行了!"

这里借助艺术的手段表达了荀彧与曹操最终分道扬镳的无奈、辛酸甚至于悔恨。而根据《三国志?荀彧传》的记载"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此处几处艺术演绎的对白应当说是相当精准的、直击荀彧矛盾内心的。但影视剧终究和既有的史实有差别,剧中将荀彧逝世杂糅进曹魏的立嗣之争,实际上有违史实,这里笔者将详细梳理相关的历史记载。

第一,影视剧的时间线索混乱。公元212年,曹操欲进爵魏公,而非剧中的魏王("十七年(公元212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三国志 荀彧传》),曹操真正进爵魏公,则是在公元213年(即荀彧逝世后一年)五月("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三国志?武帝纪》)。而曹操称魏王则是在公元216年("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 《三国志 武帝纪》),此时荀彧已经逝世多年了,因此影视剧在时间和称呼上出现了偏差。

第二,荀彧并未卷入曹操的立嗣之争。按照正史,曹丕在公元217年才被立为魏王太子("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立为魏太子。"《三国志 文帝纪》),而距离荀彧逝世的公元212年,已经过去了许久,因此从时间上看,荀彧是不会参与到魏王太子之争的。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