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大将军是古代最高级别的将军,比四方将军、杂号将军厉害多了。虽然赵云生前最高只是当到了镇南将军,距离大将军还有很多差距,但刘禅却追赠赵云为大将军,满足了赵云生前的愿望。至于赵云的葬礼,也是非常隆重的。
赵云的两个儿子,赵统被封为虎贲中郎,赵广被封为牙门将,是后主刘禅看在赵云的面子上分封的。刘禅在封赏了赵统和赵广后,还交给了他们两人一个“特殊任务”,那就是给赵云守坟。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却说后主思念赵云昔日之功,祭葬甚厚;封赵统为虎贲中郎,赵广为牙门将,就令守坟。二人辞谢而去。
古代“百善孝为先”,父母去世,当官的丁忧,为其守孝三年是常见的,赵云去世,赵统和赵广两人为亡父守孝天经地义。但是古代也有不给父母守孝的特殊情况,大部分发生在将士们的身上,这叫做“夺情”。试想,敌人已经大军压境,而将士们都“回家守孝”去了,谁来保卫国家,与敌人厮杀。
当时蜀汉还有曹魏、东吴两个敌人,并未统一,诸葛亮伐魏在即,赵统和赵广本应“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为赵云守孝,跟着诸葛亮前去战场上杀敌立功,恢复汉室江山。
即使赵统和赵广想为赵云守孝,刘禅也可以“强行夺情”,劝诫他们两人以大局为重,继承赵云遗志,化悲痛为力量,跟着丞相诸葛亮讨伐曹魏,建功立业。但是刘禅却没有这么做,他心中有自己的“小九九”。
古代战场上刀枪无眼,一个军人今天还活着,或许半夜遭到敌军偷袭就有可能战死,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因此,这些“最可爱的人”都是将脑袋扁在裤腰带上,随时都可能战死,是非常危险的。赵云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他的儿子也应该继承父亲遗志,代替其上战场,杀敌报国。
但是后主刘禅却有自己的“小九九”,感恩赵云两次救自己,不想将赵云的两个儿子置于危险之中,于是交代了两人给赵云守坟这样一个“特殊任务”。赵统和赵广两人给父亲赵云守坟,也就不需要跟着诸葛亮北伐了,避免了“马革裹尸”的下场。
而关兴和张苞两人的父亲关羽、张飞都是死于非命,其中关羽襄樊之战战败,败走麦城,于临沮被东吴大将潘璋部将马忠擒获,拒绝孙权劝降,被杀害,而张飞是刘备东征前夕,被手下部将范疆张达所害,连首级都被割下到了东吴。因此,关兴和张苞两人是带着仇恨来的,心中想的就是讨伐东吴,为父报仇,才上战场的。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主,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