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多少灾荒?朱元璋建立的体系保证大明运行276年(2)

2023-07-16 13:59     360kuai

(2)先进的备荒政策,虽然多继承于前朝,但却是有史以来最先成体系

四大仓在赈济方式上有所不同,预备仓(相当于今天的国有粮库,储粮的主体)用于赈粜(粮价上涨时,以平价或低于市价的方式向受灾者卖粮)、?赈给(将物品无偿发送给灾民)、赈贷(将粮种借贷给受灾人并设定利息,来年连本付息偿还);

常平仓(战国时李俚创立,用储粮平抑灾害时的粮价,地方政府的粮库)只用于赈粜;

义仓(隋文帝时创,通常是州县一级,是政府面对百姓的第一线粮库)用于赈给;

社仓(宗族或民间自救组织的粮库,南宋朱熹创立)用于赈贷。

四大仓制度的构建,直接购置了从中央到民间的四层保护体系。可以说,是极为稳妥、安全的保障粮食安全的一种方式。

但是,自弘治开始,四大仓制度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当正德皇帝下扬州时期,苏州、扬州这些江南城市的救灾已经开始靠募捐了。到了万历末年,政府甚至退出了救灾主体的行列。江南地区许多身处救灾前线的反而是乡绅或商人。

同时,朱元璋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体系。

从为皇家服务的太医院,到为各地诸侯和权贵服务的良医所,以及在洪武三年(1370年)建立的惠民药局,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医疗体系。并规定“各布政使司,各府,首领官,医学正科各一员;各州,医学典科各一员;各县,医学训科各一员”。

平时,他们的职责就是救治“贫病”的社会弱势群体。朱元璋特别下令,不得因无钱而拒绝治疗病人,惠民药局甚至经常免费赠药。遇到灾祸时,惠民药局则负责救治灾民、施药送药以及掩埋尸体等。

惠民药局自北宋年间开始就出现,但从来没有被政府系统地在全国运行推荐过,朱元璋将其从零星、筹划阶段推广到了全国,直到万历年间仍然运行正常。

万历十五年(1587年),惠民药局在处理北京地区发生的瘟疫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万历皇帝命太医院派人联合惠民药局共医治病人109590人,舍药折银14618.5斤。正是因为两大灾难救治体系的建立,才使得明朝虽然多灾多难但仍屹立了277年。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