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宁军因为“辽饷”可能丧失而拒绝配合袁崇焕五年复辽,袁崇焕能怎么办?像斩杀毛文龙那样斩杀祖大寿?
且不说袁崇焕杀掉毛文龙后直接导致皮岛被废,连崇祯圣旨都敢抗拒的祖大寿也不是毛文龙可比的,在关外,因为袁崇焕的扶持和纵容,早已没有了能制衡辽东将门的势力,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辽东将门身上的袁崇焕也不敢激怒他们。
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其实无法带着关宁军有更大的作为,不管是去复辽,还是入关去打农民起义军,都有损辽东将门和关宁军的利益,必要时,他们未必会听从袁崇焕的指挥。
二:给袁崇焕和关宁军的待遇不能普及,会受到其余地方或政治派系的抵制
辽东将门和关宁军因为特殊的重点防御对象,获得了明朝全部军费和军用资源的大多数,在其余各地,肯定有对关宁军不满的势力,毕竟,在资源数量基本固定的条件下,你拿多了,我就拿得少了。
并且,袁崇焕本人享受到的待遇也让人眼红,崇祯对他的请求几乎全部答应,比如袁崇焕建议:“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崇祯马上就给他尚方宝剑,让他临机专断。
再比如袁崇焕想独霸关外和登莱地区的军政大权:“自肃既死,崇焕请停(辽东)巡抚,及登莱巡抚孙国桢免,崇焕又请罢不设”,崇祯毫不犹豫表态支持。袁崇焕杀掉毛文龙后,为安抚皮岛驻军,上书“减兵增饷”,崇祯还是表示OK。
这样毫不保留的信任,会让袁崇焕成为众矢之的,关宁军也会因为获得的资源远远多于其余地方军队,和袁崇焕一起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袁崇焕和关宁军只是在关外防备后金还好,别人的手插不进来,但是如果入关去攻打农民起义军,估计多的是人折腾他们,即使和农民起义军暂时勾结,给起义军通风报信,一起来做掉关宁军和袁崇焕都有可能,这样的事,在明末绝不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