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如若父亲去世,儿女则要为父亲陈情三年。在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时,万历皇帝尚小,而且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正在准备中,于公于私,张居正都很困难。他花了数十年才走到了首辅的位置,对于当前的形势看的也非常清楚,在他心中也明白万历皇帝要“夺情”,于是半推半就下张居正也就留了下来。当然,这件事情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在现在也有很多争议,但毕竟他当时是为了明朝的发展考虑。
随着万历皇帝逐渐长大,在他心中,他以为张居正是明朝最大的奸臣。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仅仅过了四天他便遭到言官的弹劾。曾经的万历是最为尊敬张居正的,在张居正死后他却万般诋毁,他抄了张居正的家,他设想在张居正家中至少有两百万两白银。他夺去张居正的封号,甚至险些将张居正开棺,他的家属也大多被流放饿死,一些为张居正鸣鼓申冤的大臣也遭到贬谪。
甚至连一直在张居正生前反对他的人,明朝的大思想家李贽也指责那些不能够为张居正叫冤鸣屈的人,评价张居正是“宰相之杰”。然而,他人微言轻,张居正的平反之路遥遥无期,而且历史的发展会让人们忘却很多人,张居正也不例外。
“国难思良相”,张居正一定没有想到,在五六十年后的百姓们会这样思念自己。在山河日下的时候,他们终于又想起了那个被他们淡忘了的良臣,然而此时的大明王朝还能有谁来拯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