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处死,萧何入狱,为何张良独善其身?其实就六个字

2023-07-01 12:39     360kuai

司马光曾发过为君难,为臣更难的感叹,并高度赞扬汉初三杰能够视功名利禄如无物,明哲保身的留侯张良:“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己。淮阳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古人有一句话叫“伴君如伴虎”。纵观汉初三杰,萧何谨畏自保,终身系牢狱;韩信功高震主、进退无以自明,终遭杀害;唯有留侯张良神仙自托,得以善终,避免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的定数,为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们找到了一条生存之道,深受后世高度赞扬。

那么,同为汉初三杰,为何三人各自命运却如此大差距?同时,作为帝王师的张良为何能够在汉初大肆屠杀开国功臣的残酷政治斗争中逃脱“兔死狗烹,敌灭臣亡”的历史封建定数而存活,并善始善终,名垂千古?答案可以概括为六个字

张良的贵胄出身先天优势使其深谙帝王心术和君臣之道。根据《史记》记载,张良乃韩国贵族家庭出身,祖父张开地连任韩国三朝相国,父亲张平也为韩国两朝相国,古史书称“五代相韩”。自幼出生在韩国贵族之家,出入王宫禁地,打小就对朝堂斗争、宫廷政治耳濡目染,深明帝王心术和熟谙君臣相处之道。这从张良始终与刘邦保持微妙的关系看得出。刘邦进军关中灭秦时,张良高明地以沛公的客卿身份自居而不是臣子主谋的身份,即他自称的“为韩王送沛公”一语道出他与刘邦微妙的关系:刘、张非君臣关系,乃有朋友之谊。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