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为漫威早期傅满洲的形象,正是尚气背后泛着绿光的人;右图是1964年满大人第一次在漫威漫画中出
除了黄祸,二战结束后的冷战,让华人在电影里的形象更是雪上加霜。
50年代盛行的McCarthy主义激发了全美对无产阶级的恐慌,同时也催生出银幕上新的华人反派,来自红色阵营,没有固定形象,却有个统一的称呼——红祸。
1951年的[北平快车],中国一方成了最大反派。
©[北平快车]
1952年的[决不撤退!]讲的则是抗美援朝的故事,不过从美国立场出发,电影里的华人形象可想而知。
©[决不撤退!]
而到1954年的[喋血战俘营]里,来自我国的间谍密谋在朝鲜引爆核弹嫁祸美国,虽然阴谋最终被戳穿,但着实加深了美国社会对红祸的恐惧。
政治需要掀起的红祸思潮,不仅是对国人的污蔑,也将银幕上原本捉襟见肘的华人形象越推越远。
黄祸红祸双管齐下,华人真正成了好莱坞电影里的洪水猛兽。
这种尴尬一直持续到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自那时开始,银幕里华人终于有了更多积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