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国力最弱,为何能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全因为这项制度(2)

2022-08-26 09:59  360kuai

03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蜀汉蜀汉行政区划的主要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对于汉制的继承,蜀汉虽然在三国之中领土最小,全部领土加起来差不多也就是两汉益州一地,然而蜀汉仍然保留了两汉时期州郡县的建制。在许多具体事务上,朝廷中央的行政人员和益州分区的行政人员并没有什么差别。

后世许多三国爱好者诟病刘备薄赵云而厚关张,主要就是针对赵云一直不得封侯这件事。但实际上,蜀汉政权相比较东吴和曹魏,一直在严格控制封侯的人数,唯一一次大规模的封侯就只有建兴元年,最高也不过只是乡侯。

>《华阳国志》记载:“封丞相亮武乡侯;中都护李严假节,加光禄勋,封都乡侯,督永安事;中军师,卫尉鲁国刘琰亦都乡侯;中护军赵云,江州都督费观,屯骑校尉、丞相长史王连,中部督襄阳向宠,及魏延、吴懿皆封都亭侯,杨洪、王谋等关内侯。”

而按照《三国志》记载蜀汉政权直到亡国也不过只分封了五个县侯,有事迹可考的只有魏延,王平,姜维三个人。

彼时天下三分,正需要以名爵邀买天下英雄之心,而蜀汉却逆势而行,严格控制封爵数量,这其中却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前面说到,蜀汉相比较其余二国,地狭而民寡,如果大肆分封列侯,那么则需要裂土分茅,让他们享受封地食禄,这就意味着需要分出一部分国家的税收给列侯,这就会损失国家的财政收入。然而蜀汉能够控制的实际领土十分有限,实际控制的人口数量也很少,如果大量分封侯爵,那就会损失大量的人口和税收,就很难维持对外战争所需要的人力财力。

04

蜀汉政权地方行政制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镇戍都督制。

以军事主官上马管军,下马牧民的镇戍都督制也是始于东汉末年。

>《后汉书.袁绍传》:“绍乃分授所统为三都督,使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未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