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意大利,两次大战出工不出力?他们真是在偷懒吗?(3)

2024-04-09 07:02     一剑东来

意大利在宣战之后,迅速向喀斯特高原和尤里安山地区靠近。奥匈帝国的精锐都在和沙俄厮斗,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山地的重要性。很快便靠着速度和数量的优势,在这里撕扯下奥匈帝国的防线。虽然第一次突破很成功,但是这无法成为长久之计。奥匈帝国很快将军队移步高山之上,居高临下建有多重防护链,让意大利人无从进攻。

实际上意大利人的损耗不仅只是战斗,悬崖、雪山的重武器运输难度极大,他们补给消耗极大。如果再继续延续这样的作战方式,很快部队将会被非战斗减员消耗殆尽。他们瞄准地势相对平坦的伊松佐河地区,选择山地和河流并重的方式进攻。但是奥匈帝国虽然不擅长进攻,但是放手起来确实是一把好手。

大炮和重机枪发挥巨大的作用,居高临下的奥匈帝国,占据战场绝对的优势(奥匈帝国每轮炮击造成伤亡比占70%)。截止到1916年春季,一共打了五次伊松佐河战役,但是伤亡数量已经非常恐怖。消息传回罗马,几乎所有国民都表示非常震惊,教皇本笃十五世更是痛斥:“这是一场令整个欧洲蒙羞的屠杀。”

三、 拖垮奥匈帝国,和平之后发展仍旧有限

随着第六次伊松佐河战役(1916年8月)开打,实际上意大利终于开始占据一部分的优势。不过要知道,战争从不会因为一次胜利就可以彻底改变,双方之间展开惨烈的拉锯战。1917年10月,奥匈帝国被意大利坚持不懈的作战打得几近崩溃,“欧洲优等生”德国终于加入到这场旷日持久的作战(德国第14集团军加入 隆美尔、舍尔纳都参加过这场战役)。

在德国人加入之后,他们动用毒气和重火炮武器压制意大利。在卡波雷托战役上,德意志第二、三集团军成建制的崩溃(俘虏26.5万人、伤亡3万人),奥匈帝国大有反扑之意。此时在目睹德国人加入之后,英、法两国才终于坐不住,开始向意大利本土派遣部队(11个师团),在意大利军官迪亚兹的组织之下,重新组建军队,于11月开始逐步收复战线。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