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汉朝中期的汉废帝,在被贬为南昌海昏侯后,为了不让帝王其疑心,开始闭门读书。在刘贺死后,他生前读过的这些书籍全部都被放到古墓中作为随葬品。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考古家打开刘贺墓后发现了这一批古籍,而这部在距今1800多年晋朝时期失传的《齐论》也在此墓中被出土了。
经过研究后,考古家发现《齐论》中的内容与如今流传的各个版本《论语》有着很大差别,如果完全研究解读成功,将重写这1800多年的历史。除此之外,古墓中出土的最早的孔子像中记载孔子身高是“七尺九”(1.82米);这与《史记》给出的“九尺有六寸”(2.2米)相差非常之大。除此之外,“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三十)矣”。这句话更是令全世界沸腾,甚至改写几千年历史,因为根据各种史书记载鲁昭公六年是公元前536年,当时的孔子才15岁左右,但古墓中出土的文物却说当时的孔子已经30岁了。至于史书中的记载正确,还是出土文物是上的记载正确呢?目前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