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南宋词人辛弃疾那首《最高楼》么,“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辛弃疾要辞官归隐,他儿子不允许他辞官,说田产还没置办够,辞官了以后生活怎么办,然后辛弃疾写了这首词来骂儿子是追求富贵的俗人,可见官员积蓄俸禄置田产是常态。
就算是明朝大清官海瑞,被排挤后辞官回了琼山老家,御史到他家考察,虽然是简陋,但不是一贫如洗,老家田产约40亩,再贫瘠也够一家人口粮,还能纳小妾,家里还有仆人,所以再差不过清贫起居罢了,绝不会饿死街头。
比如唐朝的李邕,大书法家,他曾被免官,辞官,但没事,李邕专工书法,尤其擅长楷书,找他写碑撰文的人络绎不绝,还都是些达官贵人,他一生写碑文八百多篇,得到润笔费数万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