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2)

2023-05-01 12:19     搜狐

如此一幕幕血流成河的情景,当年靠超强“装疯卖傻”本事奠定晋朝家业的“晋高祖”司马懿若有知,真不知会是什么滋味。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开基建国”,为什么刘裕就不能像之前各位“前任”那样,用优待“废帝”的方式博取美名,反而一定要把“前任”司马家族往死里整呢?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刘裕的性格。

虽然是“篡晋自立”,但打了一辈子仗的刘裕,也堪称是位“马上创业”的英武皇帝。可在中国各位“马上皇帝”里,军事才能卓越的刘裕,猜忌心也公认极重。民国年间出版的《两晋南北朝史》就形容刘裕“然猜忌亦特甚。”虽然猜忌心算是帝王们的“通病”,但刘裕的“病情表现”却比较特殊——“小算盘”打得过度精明。

比如义熙十三年(417)年,当已成为“东晋实际统治者”的刘裕挥师北伐,一口气直下长安。打出了自“五胡乱华”以来,东晋北伐的最光辉战绩。但就是这大好形势下,刘裕却“精明过头”:离开长安南返时,他留下自己十岁儿子刘义真坐镇长安,让“互相不服”的两大悍将沈田子与王镇恶领兵镇守,还暗示沈田子“彼(王镇恶)若欲为不善,正足自灭耳。”也就是要他俩互相牵制,这般“算盘”,套老百姓俗话说,那叫“不嫌事儿大”。

如此“不嫌事儿大”,结果就是出大事儿:刘裕前脚刚走,沈田子与王镇恶后脚就窝里反,先是王镇恶被沈田子所杀,然后沈田子又被刘义真的幕僚王修正法,没多久王修又被刘义真冤杀。强悍的东晋大军陷入内乱,被趁虚而入的夏国军队一顿吊打,好不容易拿下的关中平原丢了个精光。如此被司马光叹为“得之艰难,失之造次”的闹剧,就是刘裕的猜忌心惹得祸。

对自己的心腹爱将,都猜忌算计到这地步。更何况对司马家族等世家大族?而且刘裕的“创业团队”,都是“奋起寒微”的寒门阶层,与当时高高在上的“名门望族”们,那就是天然的隔阂。对这些“世族”,刘裕一辈子都无比戒备。甚至不惜用自己未成年的子侄们出镇四方。他的七个儿子,全是在未成年时就成了“封疆大吏”。如此操作,也给多年后刘宋王朝的骨肉相残埋了雷。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