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观念产生的陋俗
经过考古专家们的不懈努力,这座大墓逐渐露出真容,墓葬的面积竟然达到了两个足球场的面积,如此的规模令考古学家为之一振。随着发掘的深入,竟然在大墓中发现了大大小小247个盗洞,这个盗洞数量实在太大,难免让考古专家们捏了一把汗,索性盗墓贼们并没能盗光大墓中的陪葬品,考古团队依然发掘出了3500多件文物,对秦时期考古极具价值。
除此之外,最令人震惊的当属墓主秦景公的主墓室了。在那里,并不是只有秦景公一个棺木,而是大大小小共有166个棺木陪葬,整齐划一的排列,任谁乍一看去都会内心狂跳不止,同时在周围的土壤之中还发现了另外20个人。经过专家仔细考察,在陪葬木棺中的人都是下肢弯曲分开,原因是陪葬的“匣”比较小,只有这样的姿势才可以在其中仰卧。这种方式叫匣葬,陪葬使用的并不是正常大小的棺椁。其余直接埋土中的人,应该是拼命挣扎的人,因为不敬最终被直接埋到了土里,连一个呈放的器物都没有。
其实古代的人殉制度早已有之,是一种残忍的制度。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的观念与今天截然不同,死亡在他们看来并非是终结,而是另一种新的开始。受到这种“向死而生”的观念影响,帝王自然也希望自己在未来新的生活中能够得到更高的起点。所以,在他们死的时候,就想带上很多很多的财宝,甚至是自己曾经喜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