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立的南北:美苏在三八线上的争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3日,韩国临时主席金九发布《告国内外同胞书》,希望与美国进行沟通,获得对朝半岛的自治。然而,美国原本就不愿朝半岛立即获得独立,更何况苏联对朝半岛北部地区的占领对他们形成了压力,于是美军对金九的宣言置若罔闻,甚至要求金九解散临时机构。
另一方面,苏联并没有忽视朝半岛的战略地位问题。在日本投降前不久,百万苏联红军突入中国东北地区,对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又有数个师的兵力开往朝境内,于12日占领了朝北部的一系列港口,并于24日占领平壤。
在苏联入朝时,美军的力量并不在朝半岛,但美国并未就此放弃。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在北纬三十八度附近划定一条军事分割线,通过战争来威胁苏联,遏制其南下的步伐。9月7日,美军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宣布对北纬38度线以南地区实行军事控制。
麦克阿瑟
为了方便在半岛南部的统治,美国占领军司令官霍奇中将,在拒绝与朝方沟通的同时,却公开宣称只与有组织的团体对话,而被迫解散的临时机构当然不在其中。在随后的时间,各路力量向三八线以南聚集,一年内,美军登记的所谓“团体”竟然达到300多个,其中各色党派多达113个。美、苏两国在朝半岛的博弈,为朝半岛在三十八度线南北的军事分割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