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鼓断人行,边路一雁声",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正式迎来寒露节气,今年寒露节气的具体时间为08时40分57秒,此时太阳达到黄经195度。
老话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寒露是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进入寒露节气昼渐短、夜渐长,太阳辐射明显变弱,再加上北方的的冷空气已经有一定的势力,因此进入寒露节气后天气明显转寒,我们很少能看到穿着单薄衣服的人了。
今年寒露节气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寒露交节到来的农历时间比较早,今年的寒露属于"早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寒露,九月节",说的就是寒露交节的时间正常在农历的九月份,但是由于今年是闰六月,这就导致今年寒露交节的时间提前到八月份,像2024年是九月初六的寒露,而2025年是八月十七的寒露,很明显今年是"早寒露"。
老话说"早寒露冷飕飕,晚寒露暖洋洋",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寒露交节到来的农历时间早,那么预示着寒露节气后寒冷的天气会来得比较早,我们要注意穿衣保暖,尤其是要重视脚部的保暖,像在我国民间就有着"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
农谚说"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一个节气有15天,寒露节气结束就是霜降节气,从寒露节气到霜降节气这15天内,我们要抓紧时间种植冬小麦,冬小麦的种植时间如果过晚,那么冬小麦不仅出苗率会比较低,其越冬能力也会比较差,每年的寒露节气是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
农谚还说"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说的就是到了寒露节气我们就可以收获大葱了,大葱的主要食用部位是葱白,大葱如果我们收获过迟,那么大葱就容易因受冻而出现空心、葱白开裂等现象,大葱的品质会下降,储存性也会变差;到了寒露节气大葱的葱白饱满、质地紧实,我们宜抓紧时间收获。大葱收获后我们可以进行适当晾晒,或者把葱白保存在沙土里,这样可以满足"冬储春吃"的需求。
寒露是天气由凉转寒的重要节气,不是迷信,建议大家1要喝,2要吃,3要赏,4要睡,平安过深秋。
1要喝:喝菊花酒
寒露节气一到,在我国民间有喝"菊花酒"的习俗。农历九月,古称"菊月",此时天地之气由凉转寒,正是菊花绽放的时节。而寒露三候中的"菊始黄华",说的便是此时菊花普遍开放,应着这般时令,酿制菊花酒便成了让让人们代代相传的秋日仪式。
每值寒露节气,人们会将初开的菊花掺和在粮食酒中,一直到第二年这个时间才开坛饮用。寒露时节"燥邪当令",菊花性微寒,味甘苦,正好能起到清肝明目、滋阴润燥的作用。
如今生活节奏快了,寒露酿菊花酒的习俗渐渐少了,但那份顺应自然、在节气中寻找平衡的生活智慧,却依然值得我们回味。我们饮一杯菊花酒,品的不仅是秋的味道,也是一种不慌不忙、与岁月同行的从容。
2要吃:吃江蟹
在食俗方面,在我国民间有寒露节气吃江蟹的习俗。带了寒露节气,露水更寒,秋燥加剧,此时江蟹经过夏季育肥,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雌蟹的蟹黄饱满油润,蟹膏丰腴黏稠,肉质紧实鲜甜,达到"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的最佳品相,正是食用的最佳季节。
不过要注意的是江蟹性寒,我们应避免与寒凉食物(如苦瓜、西瓜)同食,这会加重体寒。同时孕妇、过敏体质者(蟹蛋白易致过敏)、肝胆疾病患者(蟹黄胆固醇高)需谨慎或避免食用螃蟹。
3要赏:赏红叶
这里的红叶指的是|"枫叶",寒露时节,我国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唐代杜牧笔下"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的正是寒露时节枫叶的壮丽景致,经寒气浸染的红色,比春日繁花更添几分沉静与风骨。
然而,"赏枫"二字的精髓,全在一个"赏"字。唯有真正走入山林,踏着沙沙作响的落叶,置身于那片绯红的世界,方能领悟其妙处。在这秋高气爽的节气,我们不妨走进大自然,去欣赏这漫山遍野的红色,这可以有效的缓解我们的焦虑与抑郁感。
特别注意,我们去野外欣赏枫叶要优先选择熟悉的地方,要避免进入未开发区域,最好不要单独出行,在野外要注意山路湿滑、碎石坡、悬崖边缘等危险地段;同时我们要提前查询天气预报,避开暴雨、大风、低温等恶劣天气。
4要睡:早睡
寒露一过,秋意便深了一层,白昼越来越短,而黑夜越来越长,人的生活起居也宜随之调整,早睡以养阴,早起以舒阳,只有顺应天时,才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
随着秋季深入,不少人会感到身体困倦、精神不振,这便是人们常说的"秋乏"。而早睡有利于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与有效的缓解秋乏,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应对白天的工作。
而对于在田野间辛勤耕作的农人而言,寒露更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节气。"三秋"大忙,收、耕、种环环相扣,每一滴汗水都浇灌着来年的希望。在这样的时节,充沛的体力不仅是个人健康的基石,更是农事顺利推进的关键,早睡有利于保持体力充沛,这样才不会耽搁农事生产。
总结,今日是寒露节气,无论大家多忙,建议大家1要喝,2要吃,3要赏,4要睡,希望大家平平安安度过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