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9日,上海传来沉痛消息,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生前为亚洲最长寿男性记录。
施平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的离世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损失,更是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施平,原名施尔宜,汉族,云南大姚人,出生于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11月1日)。他与历史名人萧红、杨绛同龄,都是跨越了历史的见证人。
施平早年便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1926年投身大革命,1931年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并担任学生抗日会主席,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在"一二九"运动中,他更是担任了浙大学生会主席、杭州市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主席,领导杭州全市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并任全国学联执委特别委员会主席。
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革命意志,也为他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施平同志光荣入党,从此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在抗日战争时期,他英勇无畏,积极投身于新四军苏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作,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施平同志先后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以及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共党组副书记等职务,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施平同志的一生,不仅是他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缩影。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历经风雨和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他的事迹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值得一提的是,施平同志还是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施一公教授在结构生物学领域享有盛誉,他的成就与施平同志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施平同志对施一公的教育非常严格,也非常器重他。他教育施一公要爱国家、爱集体、关心他人,学会吃苦和勤奋,将来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些教诲深深地影响了施一公的成长和发展,使他成为了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施平同志对年轻一代的关怀和期望也令人动容。他曾在多个场合寄语青年学子,希望他们能够努力学习、爱党爱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这些嘱托不仅是对年轻一代的期望,更是对他一生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施平同志的逝世,让我们失去了一位革命前辈和智者。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他的一生是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奉献,是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是对年轻一代的关怀和期望。
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宝贵财富。
在施平同志的追思会上,各界人士纷纷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施一公教授也发表了深情缅怀祖父的讲话。
他表示,祖父的言传身教,让他从小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将继承祖父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继续努力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施平同志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让我们铭记他的事迹和精神,继续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愿逝者安息,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