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重申消灭哈马斯

2025-08-04 15:10  头条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8月3日的一席讲话,再次将巴以冲突的复杂性与人道主义危机推向风口浪尖。他声称哈马斯发布的被扣押人员视频"令人震惊",并以此为由重申"消灭"哈马斯的决心。这一表态不仅暴露了双方谈判的脆弱性,更凸显了加沙地带平民所面临的深重苦难。

从哈马斯公布视频的动机来看,其显然意在向以色列施压。视频中两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呼吁停火,既是对以色列政府的政治攻势,也是对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呼吁。然而,内塔尼亚胡却将此解读为哈马斯"无意谈判"的证据,进而强化军事行动的合法性。这种对立叙事背后,是双方在停火条件上的根本性分歧--以色列坚持"全面军事占领"与"非军事化"方案,而哈马斯则要求以停止侵略为谈判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内塔尼亚胡的强硬立场在国内引发争议。被扣押人员家属团体直言其"兜售幻想",警告扩大战争将危及人质生命。这种声音折射出以色列社会对长期战争的疲惫与分裂。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反应则显得苍白无力。尽管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呼吁停火,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偏袒立场使决议沦为空文,而欧盟内部因历史与地缘因素产生的立场分裂,更让调解努力举步维艰。

加沙地带的现实图景更令人揪心。以军对拉法等地的持续轰炸已造成数万人伤亡,基础设施几近崩溃。国际医疗队在废墟中挣扎救援,而人道主义走廊的短暂开放不过是杯水车薪。当政治博弈凌驾于生命之上,所谓的"文明冲突"便成了最残酷的讽刺。

内塔尼亚胡的"消灭哈马斯"宣言,或许能短暂巩固其极右翼政治基础,却无法掩盖战略困境:军事行动越深入,人质获释越渺茫,国际孤立越严重。而哈马斯虽通过视频争取舆论支持,却难以突破被封锁的生存空间。在这场看似无解的冲突中,真正的受害者始终是加沙的平民--他们用断壁残垣和无辜生命,书写着21世纪最漫长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