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中俄关系的稳固性,从不是"一时兴起",其根源在于双方利益的深度绑定。对俄罗斯而言,西方制裁已导致其国家福利基金消耗70%,企业破产潮与通胀压力加剧,在此背景下,中国市场成为其经济"生命线"。对中国来说,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是保障产业链安全的关键,2024年,中国从俄进口能源占其总需求的30%,这一比例在关税战背景下可能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俄合作并非单纯的利益交换,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曾明确表示,俄中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互信水平",任何外部压力都不会动摇两国合作,这种信任在美俄关系反复无常的对比下更显珍贵。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战本质是一场"全球经济权力重构"的试验,但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美国通胀压力持续攀升,鸡蛋价格同比上涨159%,民生商品短缺甚至催生墨西哥"鸡蛋走私"现象。反观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和稳定政策环境,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在此背景下,俄罗斯的介入进一步改变了博弈格局,其能源"兜底"承诺不仅帮助中国化解短期风险,更推动两国合作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总的来说,中美关税战的持续,暴露了单边主义的局限性,也凸显了多边合作的重要性。俄罗斯的积极表态,既是对中国的支持,也是对自身利益的捍卫。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展现出以稳应变的智慧:通过扩大内需、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构建更具韧性的经济体系。
历史经验表明,贸易战没有赢家,但善于利用变局的国家往往能化危为机。中俄合作的深化,不仅是两国利益的交汇,更是对霸权逻辑的有力回应。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终回旋时,真正承受代价的,或许正是始作俑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