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关于"3女带4孩续面风波"中的顾客马女士,首次在社交平台上露面并公开发声。在镜头前,她的语气平静,尽管她努力保持镇定,难掩两个月来积压的疲惫。这场从一碗面引发的纠纷,早已转变成一场波及多个家庭的风暴。
"整整两个月了,我们全家都活在阴影里。"马女士在视频中坦言,自从8月13日事件发酵以来,抑郁情绪就像影子一样萦绕在她身边,而面馆老板至今未曾当面道歉。提到这件事时,她不由自主地紧抿嘴唇,想将涌上心头的情绪强行咽回。
而网络暴力从未停歇。面馆老板在视频中简单的"只点了一碗面"这一句话,引发了更大的舆论,随之而来的各种指责层出不穷:"用孩子当工具敲诈","故意哭惨博同情"……甚至一些人将矛头指向年幼的孩子。马女士向记者展示的私信记录中,充斥着很多恶毒的字眼,有些恶意留言甚至被恶意加工,编成了小作文,至今仍在网络的阴影中传播。
尽管如此,黑暗中依然有微光闪烁。马女士特别提到,那些素不相识的网友还能给予她的温暖,这些善意让我依然相信,世界的本质是美好的。"她在困境中保持的清醒与希望,令人动容。
事件发生在今年9月23日。面馆老板发布了一段视频,表示将永久关店,并当面道歉和赔偿。看似真诚的表态,最终却雷声大雨点小,直到马女士发声的当天,面馆老板既未现身,也没有与她取得联系。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道歉,反而加剧了当事人心中的伤害。
如今,事情终于从网络平台转向了法庭。马女士已向法院递交了民事诉状,明确表示将追究面馆老板的诽谤责任,并且拒绝和解。
当店家在8月发布那段"掐头去尾"的视频时,几乎没有人预料到事情会发生如此大的反转--而马女士之后晒出的140元账单,直接让那些支持面馆的人们哑口无言。然而,随着舆论的再次倾斜,面馆被迫关停,而新的网络暴力循环也随之展开。
这场闹剧里,没有真正的赢家。无论是面馆老板在9月下旬的道歉,还是马女士在镜头前的诉苦,本质上,双方都是网络暴力的共同受害者。我们常常在屏幕前敲击键盘,发表意见、评论与指责,却很少反思:我们真正追求的,是正义,还是仅仅是发泄情绪的快感?
目前,案件还在等待法院立案。这场因一碗面引发的官司,最终会如何收场,仍然悬而未决。无论结局如何,这一事件已然成为了公众对于网络暴力、舆论操控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