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最高法院的裁决是法律层面的打击,那么马科斯的访美之行则是战略层面的彻底溃败。他此行的核心目标有两个:降低美国对菲律宾商品的关税,以及巩固美菲军事合作。为此,他献上了两份"大礼"--开放菲律宾镍矿(全球第二大储量)给美国企业,并承诺采购55.8亿美元的F-16战机。
然而,特朗普的回应堪称羞辱:
• 关税仅从20%降至19%,且要求菲律宾对美国商品全面零关税。
• 公开表态"菲律宾应与中国友好",直接否定了马科斯过去两年的亲美路线。
• 对苏比克湾弹药厂计划态度模糊,未承诺更多军事支持。
这一结果让马科斯在国内陷入空前被动。超市货架上,美国番茄酱已经开始倾销,而菲律宾酱油却因19%的关税在海外滞销。这种"19%对0"的不平等条约,彻底激怒了菲律宾民众。
更讽刺的是,马科斯原本指望靠美国制衡杜特尔特家族,但特朗普的冷淡态度反而让莎拉抓住了机会。
马科斯(资料图)
尽管杜特尔特因国际刑事法院(ICC)的通缉令被关押,但他仍是这场权力博弈的幕后操盘手。
与此同时,马科斯阵营却陷入内斗。他的亲姐伊梅·马科斯公开倒戈,支持杜特尔特家族;表弟马丁·罗慕亚尔德斯被指责"弹劾不力"。这种家族分裂,进一步加速了马科斯政府的溃败。
目前所有迹象都表明,莎拉·杜特尔特将成为2028年菲律宾总统的最热门人选。民调显示,若现在举行选举,她将以压倒性优势胜出。而马科斯的政治生涯已进入倒计时--如果莎拉上台,他极可能面临贪腐、滥用权力等指控。
不过,他的"美国退路"并不稳固。特朗普显然没把他当核心盟友,不会为了一个失去价值的棋子大动干戈。依附霸权者,终将被霸权反噬--这句话在马科斯身上得到了完美印证。
至于菲律宾的未来,莎拉很可能调整外交策略,在美中之间寻找更平衡的立场。但无论如何,这场政治地震已经证明:在菲律宾,草根根基比华盛顿的承诺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