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州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滑雪场使用近130万立方米的人工雪,150台造雪机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与1996年相比,保证了更加稳定和充足的雪源。过去,2000人一天用肩挑背扛的方式将雪运上赛道,源于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困扰。如今,先进的10千伏电力线路延伸逾50公里,并引入数字化电力保障系统及无人机巡检技术,确保了滑雪赛事的顺利进行。
这一变革不仅仅在于供雪的方式,更是对我国赛场管理和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近年来,中国制造在各大国际赛事中大放异彩,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提升了运动装备和赛场保障的整体水平。例如,自研的防水透湿材料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加轻装上阵;精细化的赛道风场测量技术可实时监控复杂气流,风速数据精度达到0.1米级;同时,借助5G通信技术,物资管理更加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