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国际旅行是流感全球传播的驱动因素之一。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正是北半球流感高发季,包括日本、韩国等周边热门旅游国家和地区正处于流感高峰期。"今年全球流感活动启动较早,10月3日日本宣布进入流感季,较往年提前5周;10月17日韩国发出流感预警,欧洲多国流感病例数也明显增加。我国流感预测数据显示,今年流感可能比往年更早到来。"李侗曾说。
专家表示,流感绝非"大号感冒",尤其在旅途劳累、抵抗力下降时,风险更高,在医疗体系和语言都可能陌生的国外,感染流感带来的健康风险更为棘手,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幼儿、孕妇及有基础疾病的流感高危人群而言,流感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普遍不超过5%,多数地区仅2%-3%。这一现象源于公众对流感的误解,不少人将流感等同于普通感冒,认为无需特意接种疫苗,甚至觉得'抗一抗就能过',忽视了老人、儿童等脆弱人群可能出现重症乃至死亡的风险。"李侗曾表示,同时,部分公众对疫苗效果期待过高,认为接种后就不应患病。但流感疫苗平均防护效率约50%,且可能存在"接种后仍出现类似感冒症状"的情况--实则可能是感染了普通感冒病原体,而非流感。此外,疫苗需达到一定接种率才能形成有效防护,这一认知也未被广泛普及。
"很多人将流感误当作普通感冒,患病后仅服用感冒药,甚至依赖抗生素治疗,忽视了专用抗病毒药物的重要性。"李侗曾指出,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时间,一定要及时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像全新机制的玛巴洛沙韦,可以阻断病毒复制,全程就服用1次,一天就能降低体内病毒帮助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