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评男子嫌对方不懂沪语起冲突:应该放下偏见

2025-02-25 14:12  头条

7月15日早高峰,上海地铁2号线车厢内爆发一场"语言冲突"。视频中,一名中年男子因对方听不懂上海话情绪失控,高声质问:"上海话都听不懂,你来上海干什么?"另一男子则用普通话反驳:"公共场合凭什么必须说方言?"争执迅速引发围观,最终在乘客劝阻下平息。潇湘晨报报道后,#上海地铁方言冲突##上海#​话题阅读量超8000万,网友为"城市包容性"吵翻天。

撕裂的不仅是语言,更是城市化的隐痛

这场冲突折射出超大城市的文化阵痛。数据显示,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占比42.1%,每3人中就有1位"新上海人"。当五湖四海的人群涌入,语言从交流工具异化为身份标签:本地人担忧文化消逝,新移民焦虑归属缺失。就像网友@沪漂小张 的扎心评论:"学说上海话5年,开口仍被问'你是外地人吧',那一刻真的想哭。"

地域优越感正在杀死城市温度

事件中怒吼的男子或许没意识到,1958年上海话普及率曾达98%,而今已降至不足60%。方言式微是全球都市化进程的必然,纽约地铁里纯正美式英语也在消失。城市文明的核心从不是固守某种口音,而是海纳百川的气度。正如社会学者李铭所言:"用方言筑墙的人,困住的恰恰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