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能看上这些的,一般不差钱,总之不是我们大部分老百姓的刚需。
另外,我们对美国精密仪器的依赖度较高。其中跟老百姓最相关的,就是美国的医疗器械,比如CT扫描仪、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还有好点的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这方面人家确实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垄断市场。去年我们超过20%的进口医疗器械都来自美国。
去年,我们还向美国买了70架飞机。主要就是可以被空客平替的波音。随着我们的C919开始量产交付,这部分刚需,也可慢慢被替代。
还有一些美国的大牌奢侈品,比如珠宝品牌Tiffany,它家的钻石是在海外加工,然后送到美国镶嵌,再出口到海外。如果关税落地,这类商品,大概率得涨价。
我们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和化石能源也是量很大的。不过化石能源想找平替,满地球都是。
而农产品里,我们买的最多,也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大豆。我们每年进口的大豆里,大概20%都来自美国。大豆能榨大豆油,能炒菜,能做油漆,豆粕还是非常重要的猪饲料。
所以加关税,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每顿饭钱。不过好在,我们早在七年前,就开始从美国转向了巴西等国,寻求平替大豆。
所以,最后看下来,即使真的加关税,其实对我们国人,特别是普通人的生活品质,其实影响非常有限。
事实上,为了这一天,我们已经准备了很多年。
一是科研,2018年被卡脖子的35项技术,现在已经突破了33项。前面我们说到的半导体、医药、航空等领域,都有自己的平替。
二是出口上,至少宏观层面讲,我们也不再过度依赖美国为首的西方市场,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以及俄罗斯、非洲、中亚、西亚等市场增长很快。换句话说,你不买我东西,我也有别的买家。
但是,美国人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特朗普真对全球实实在在的收税,每一个美国人都得买单。
光看2024年,美国进口总额高达4.11万亿美元,小到牙膏袜子,大到汽车家电,中国组装的iPhone、日本生产的汽车、秘鲁的牛油果。
几乎每一个美国人,打小仗着美元霸权,坐享从全世界买各种便宜货的福利,现在一个不落,都得涨价。
有智库估计,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从2026年起,由于关税引发的通胀,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将多支出3800美元。
话说回来,特朗普为什么上任70天,干的活比其他人7年的多?
他们为什么要在关税上做文章?到底想得到什么?
这种情况下,美国老百姓的日子到底是有盼头还是有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