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沟兵工厂——“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

2021-09-04 10:34    

穿过连接梁沟村与兵工厂旧址的"英雄路",抚摸着那些残垣遗迹,听着讲解员的声声讲解,当年梁沟兵工厂生产战斗的场景仿佛浮现在我们眼前。

抗战初期,随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八路军武装力量逐渐强大,但武器弹药紧缺的问题仍未得到改善。在军火补给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八路军一边打仗、一边开展军工生产,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军工生产体系,赫赫有名的梁沟兵工厂就是其中之一。

1940年初,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为了避其锋芒,保全军工实力,八路军总部决定,将原本设立在山西省昔阳李三窑的修械四所转移至河北省武安梁沟村,与先遣支队修械所合并,成立梁沟兵工厂。

梁沟村三面环山、地势险要,如同一道天然屏障,是建立敌后兵工厂的极佳位置。

在梁沟兵工厂成立初期,工厂有百余人,但真正懂技术的工人并不多,加上硬件条件差、专业设备匮乏,武器装备的生产效率难以满足前线官兵的需要。

"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是当时每名军工人的行动口号。大家咬紧牙关,想尽办法克服重重困难,创造生产条件。他们把马厩打扫干净,建成厂房;用木板和木桩搭建工作平台;利用从敌人铁路上拆下来的钢轨,制成双刀拉线机、枪管深孔钻床等20多部专用机床。他们坚信,生产就是抗战,生产线就是军工人的主阵地,为八路军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武器装备,就是为抗战胜利添砖加瓦。

机器的轰鸣声惊醒了沉睡的山谷,进出梁沟村的骡马运输队络绎不绝。1941年初,梁沟兵工厂工人达到600余人,日产步枪72支、掷弹筒11个、手榴弹500颗。生产的这些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被送往抗战一线。

梁沟兵工厂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1942年5月,敌人派重兵对梁沟兵工厂进行"扫荡",肆意烧毁民房、杀害村民,村长杨日月誓死不出卖八路军,被推下悬崖;村民白银果在随部队转移时,担心孩子的哭声会暴露目标,将未满周岁的女儿紧紧捂在怀里,直到敌人远去,才发现孩子已没有了气息……

当时,为了防止生产设备被敌人破坏,工人们被迫将其掩埋、转移。锻工车间仍然留在梁沟村,部分车间则转移到几公里外的脑沟村,继续为八路军生产枪支和弹药。待敌人撤走后,他们回到废墟上重建兵工厂,挖出设备、找回工具,再次投入生产。

如今的梁沟村,不仅是一个地名,更代表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军工记忆。军工先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