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要脸了,美俄刚谈判,就忽悠中国出兵乌克兰:外交部霸气回应

2025-02-20 16:11  头条

最近,美俄居然成了"座上宾",跑到沙特开了一场闭门会谈,还达成了四项共识,这让俄乌冲突的局势突然有了点转机,可没想到欧洲那边先急了,英国、法国、瑞典和波兰,立马凑一起开会,商量着派兵乌克兰的事。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更是直接放狠话表态,还顺带来了一波军事行动,而美国竟想套路中国,让中国也派兵掺和进来,但中国果断不接招,不但避开了陷阱,还继续为促成和平努力,眼下局势看似在缓和,但真正的转折点,或许才刚刚冒头。

文案|编辑:清

为什么美国和俄罗斯,会选择在这个时机进行接触呢?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次会谈对美国来说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减压,一个是掌控。别看美国嘴上总喊着支持乌克兰到底,可这一年多下来,钱烧得飞快,关键是国内反战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可比起直接松手不管,跟俄罗斯谈一谈,或许能让自己轻松点,也能继续保持大哥的面子。

另一个层面呢,美俄谈判干脆把欧洲"推开",这种操作就是告诉大家,重要的事,还得美国和俄罗斯谈,剩下的你们都得靠边站。美国这次就是想抓住机会,向全世界再秀一波,美国才是棋盘上的玩家,其他的都是配角。

对俄罗斯来说,继续这样被国际制裁压着,经济和发展都被卡着喉咙,局势已经越来越紧张了,在这种情况下,跟美国谈,哪怕谈不出什么特别大的变化,至少能在战场之外争取点喘息时间。这次谈判本质上,就是俄罗斯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你们这些欧洲国家和乌克兰,别试图绕过我,和平的事得我和美国定。

不过,别被这一场友好的对话给骗了,什么停火、和平,这背后更多的还是利益和博弈,这次会谈,或许只是复杂局面的一个开始而已。

美俄那边刚谈完,欧洲这几个国家心里就开始不平衡了,英国、法国、瑞典和波兰赶紧凑起了伙,直接拉着聊派兵维和部队的事,乍一听,好像大家挺团结的,但稍微往深里看,就知道他们内部比外界搅和得还厉害。

法国这次一贯坚持它的"领头羊"风格,话里话外就是,欧洲的事儿,咱们欧洲自己办,不用老看美国脸色。马克龙的意思很明显,派兵乌克兰算是个机会,正好能显得法国能扛事,顺便把欧洲的防务主导权,再往自己兜里揽一揽。

但是英国不这么想啊,英国的老态度就是,出啥事都得先问问大哥美国。换句话说,英国就是把自己,绑死在美国这条"船"上,那种"欧洲战略自主"的玩法压根不是它的菜。

还有波兰和瑞典,这俩国家的地缘条件,决定了它们最紧张,总觉得战火随时可能烧到自家头上,所以波兰特别急,瑞典虽然之前一直是个中立派,这次也变得比以往强硬了很多,但问题是,这俩都没话语权。

而乌克兰这边,泽连斯基这回是真的气炸了,他辛辛苦苦打了一年多,结果本来跟自己关系最深的美欧,竟然一个把乌克兰晾在谈判之外,一个派兵还在吵架,于是他直接跳出来发声,不接受没有乌克兰的和谈,与此同时,他还对俄罗斯军事设施和燃料能源基础设施实施了精确打击。

从整体局势来看,乌克兰的抗议很难有实质作用,美俄谈判本质上,是两大国的利益盘算,乌克兰只是被人推到前台的代理人。

而欧洲方面的内部分歧,其实也很难为乌克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泽连斯基的这种"挣扎",虽然能短暂起到一些效果,但最终他能不能争取到更多主动权,还是个问号。

当乌克兰和欧洲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美国突然甩出了一个让人挠头的提议,要不,中国也来向乌克兰派维和部队?听上去仿佛好处多多,但美国这哪是邀请中国共谋和平,分明是挖了个大坑给中国跳!

美国的算盘挺明白,它想把中国拉进俄乌这场"大烂摊子"里,借此搅和中俄关系,如果中国去了,中俄战略默契就会裂开缝隙,而且美国还想给自己腾路子,中国这个时候要真被拖进来,美国这边就能抽身,轻轻松松地甩锅。

不过,美国低估了中国的理性思维,中国的外交部反应那叫一个果断,我们对假设性的问题不做评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立场一贯是公正的,翻译一下就是,别试图搞我,我看穿了你的小心思。

中国不仅没有掉进这个坑,反而通过这种态度,重新强调了自身的国际角色定位,劝和促谈,推动和平。而且从已经出现的一些成果来看,中方之前的努力,确实让俄乌停战有了点苗头,这种效果,比美国那种"拉下水"的操作靠谱多了。

那么,欧洲内部究竟能不能搞好关系,打出一致的牌?乌克兰是否会转变姿态,从强硬逐渐迈向谈判合作?而美国这边究竟是真想解决问题,还是谈到一半甩手不管,继续把问题推给欧洲和乌克兰去头疼呢?

这一切的悬念,或许最终都得由大国博弈和利益抉择来决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的冷静与克制,已经为局势缓和做出了重要贡献。眼下的转折点虽然来得不易,但能不能彻底改变方向,真正迎来和平,还需要更多耐心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