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
凌晨时分,东南沿海某演训场,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门火炮火力全开,一发发炮弹呼啸而出,直刺苍穹。这是东部战区海军某部近日组织的一场跨昼夜实弹射击演练现场,一幕幕震撼画面在央视军事报道中播出,迅速刷屏网络,网友直呼:"大半夜看燃了!"

此次演练,全程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进行,突出"实战化、高强度、突发性"特点,从深夜到白昼,部队连续作战超12小时,全面检验了官兵在极限条件下的快速反应、精准打击与持续作战能力。
深夜紧急出动全程电磁对抗
凌晨0点30分,部队突然接到"敌情"通报,官兵们迅速集结,装载弹药、检查装具、启动战车,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夜色如墨,车队关闭大灯,借助微光夜视设备静默行军,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悄无声息地向数十公里外的预设阵地机动。
途中,导调组突然释放强电磁干扰,北斗信号被切断,通信一度中断。面对"敌"电磁压制,部队迅速启动备用通信方案,切换至短波跳频模式,同时展开反干扰作业,仅用数分钟便恢复指挥链路,成功规避"敌"方侦察。
拂晓火力全开一发命中海上靶船
清晨6点,天色微亮,部队抵达射击阵地。海面薄雾缭绕,靶船在远处若隐若现。随着雷达锁定目标,火炮分队率先开火,一发试射弹划破天际,紧接着全连齐射,数十发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出,精准覆盖目标区域。
据现场指挥员介绍,此次射击采用"雷达+光电"复合引导模式,在电磁干扰条件下,火控技师手动切换至激光测距系统,仅用15秒完成目标再捕获,最终实现"首群覆盖",靶船主桅被当场击断,现场燃起浓烟。
正午极限挑战弹药告急下的精准打击
演练进入白热化阶段,导调组突然下达"弹药告急"特情:每炮仅剩20发炮弹,但必须完成多批目标打击任务。官兵们迅速调整射击节奏,压缩射击间隔,装弹、瞄准、击发一气呵成,炮位上空弹壳飞溅,炮管热浪翻滚。
在高强度火力输出下,最终命中率仍高达98.6%创下该型火炮在复杂条件下射击新纪录。一名炮手在射击间隙抹着汗水说:"每一发都像在打仗,脑子里的弦绷得紧紧的,根本不敢浪费一颗弹。"
夜间再战微光条件下击中高速靶机
夜幕降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没有月光,阵地实行灯火管制,官兵们借助微光夜视仪与红外系统搜索目标。20时30分,两架高速靶机拖着尾焰低空掠海而来,速度超过200米/秒。
炮长李思远紧盯屏幕,在靶机进入射程瞬间果断击发,一串光弹划破夜空,精准命中目标,空中瞬间爆出一团火球,碎片如流星般坠入大海。整场夜间射击持续3小时,共抗击目标十余批次,全部成功拦截。
从汗水到硝烟他们把演练当实战
"我们不是在打靶,是在打仗。"这是演练结束后,指挥员对官兵们说的一句话。从深夜到黎明,从烈日到星夜,官兵们人均负重30公斤,奔袭数十公里,汗水、海水、机油与硝烟交织在一起,成了他们最特别的"战场香水"。
据悉,此次演练共消耗各型弹药1200余发,完成电磁对抗、夜间射击、极限供弹、突发特情处置等10余个课目,全面锤炼了部队在复杂环境下的持续作战能力。
炮声是和平的回响战位是家国的方向
在大多数人沉睡的深夜,有人正顶着星光装填炮弹;在我们看不见的远方,有人正用火力守护安宁。向战而行,为战而练,这就是中国军人的日常。他们不说豪言壮语,却用每一次精准的射击,诠释着"时刻准备战斗"的铮铮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