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2月3日,菲律宾宣布大米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原因无他,主要是因为菲律宾国内的大米价格涨得太快了。
根据菲律宾农业部的数据,现如今菲律宾普通家庭的生活预算中,仅仅大米就占据10%,对于一些比较贫困的家庭,比例更是能够到达20%。这是一个非常离谱的数字,所以稳定大米的价格就成为了现在菲律宾的当务之急,不过大米价格在1月中旬的时候价格就达到了48.12比索每公斤,约合人民币5.9元。
并且菲律宾的大米价格上涨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菲律宾的大米长期依赖进口,再加上受到2023年超强台风"杜苏芮"对菲律宾的肆虐,导致大量的良田被毁,仅仅农业损失就高达10亿美元。
在台风之后菲律宾又遇到了厄尔尼诺现象,让菲律宾又经历了一场大旱,本身菲律宾是一个岛国,能够利用的农业土地本身就不多,这就导致菲律宾长期以来进口大米。
只是如果仅仅是天灾的话,菲律宾的粮食危机并不会持续这么久的时间,导致菲律宾出现如此危机的最大原因还是人祸。
马科斯的策略
为什么说导致菲律宾现在的困境的最大原因是人祸呢,这是因为自从马科斯上台之后一直采取对华强硬态度,在外交策略上向美国靠拢,甘愿充当美国在亚太区域的反华先锋。
在马科斯之前,中国一直都是菲律宾最重要的粮食援助国和贸易国之一,我国不仅曾经向菲律宾捐赠过2万吨大米,还在菲律宾多地设立了农业技术中心,帮助菲律宾发展农业现代化。
只是因为马科斯对华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甚至还在南海掀起了中菲多次对峙,这些都事情都让中菲两国之间的农业合作受到了直接的影响。不过美国作为菲律宾的"好大哥",难不成就没有一点表示吗,其实是有的,只是美国并非是要帮助菲律宾,而是打算落井下石。
面对菲律宾面对的粮食困局,美国虽然进行了援助,但是实际上这些援助都是有条件的,这些都足以说明,菲律宾在美国面前,只能算的上是一个工具而已。
而这个工具的作用就是在美国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挑衅中国,马科斯如此甘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殊不知如此一来只会让自己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马科斯当初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承诺过要将大米的价格控制在20比索,约合人民币2.4元,但是这个目标很明显,不仅没有实现,反而让菲律宾民众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不过马科斯也不是毫无作为,早在菲律宾宣布大米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之后,菲律宾国家粮食管理局就表示计划在6个月的时间内出售15万吨大米。
而且菲律宾政府还出手干预了大米的价格,设定了最高零售价,如果超过这个价格,那么商贩将会被处以高额的罚款。但是菲律宾的这一举动不仅没能遏制大米价格的上涨,还直接导致很多商贩不再售卖大米,因此菲律宾只能从其他国家寻求更多的粮食进口。
只是近几年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也算不上太景气,所以加大进口对于菲律宾的经济来说,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马科斯还有退路吗
菲律宾混到这一地步,其实谁也不怪,只能怪菲律宾铁了心的要跟美国混,混到了如今这个地步。美国从来都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这一点从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上就能看出来,2016年的时候,菲律宾在美国的支持之下,搞了一个所谓的国际仲裁法庭,要仲裁南海问题。
但是这次的仲裁只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罢了,我国当即就给出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美国甚至直接派出了两个航母编队来到南海附近,菲律宾也开放了5个军事基地给美国,妄图使用武力逼迫中国退让。
但是我国没有丝毫退让,中国海军几乎全部主力都来到了南海,甚至有4位上将坐镇南海,可以说此次的对峙是冷战之后双方实力最强,规模最大也是最凶险的一次军事对峙。
当时的美国海军指挥官是哈里斯,他甚至叫嚣到今晚就对中国开战,但是就在所谓的种下结果出炉之后,双方突然保持了沉默,随后美军就灰溜溜的撤退了。
很多人都以为是当时的美国人怂了,美国人是怂了,但是怂也是有原因的,但是美国航母编队已经摆出了作战态势,甚至还进入到了无线电静默状态。很多人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进入到无线电静默也就意味着美国的航母编队开始隐藏自己的踪迹,进入到了作战状态,准备随时对华开战。
只是让美国人没想到的是,中国竟然直接公开了美国的航母坐标,这让美国人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在现代战争的体系当中,发现就意味着摧毁,美国人只能灰溜溜的撤退。
当初美国都已经打算亲自下场了,都没能让我们退让分毫,更不用提现在美国压根就不亲自下场,只是让马科斯政府一味的挑衅中国,一个小小的菲律宾我们又怎么会放在眼中呢。
我们的目标从来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所以马科斯现在不是没有退路,只需要他放弃充当美国的反华先锋,改善对华关系即可,毕竟在南海,时间会证明,谁才是真正的主人,而谁才是匆匆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