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即将升级为第四次印巴战争时,突然间实现停火。在5月12日,印巴军方最高层进行了直接会谈已经完毕,这也是双方连续48小时没有发生直接交火后,印巴最新缓和局势的举措。印巴双方在建立军事沟通后,起码有渠道不会误判,进而不会让"擦枪走火"变成"大打出手"。
印巴军方最高层会谈已经结束(印媒报道截图)
只不过,印巴经历了90个小时的高强度冲突后,为何突然停火,而且美国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根据美国媒体《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国政府官员起初不愿介入南亚核问题,但是伴随着印度开始空袭巴基斯坦核设施,美国担心冲突迅速升级成"核大战",才突然改变态度,介入印巴停火调停。
如果按照美媒的描述,让人有点惊讶,印巴停火过程竟然如此惊险,差一点要打核战争,那么印度导弹真的炸了巴铁核设施?而且由于担心引发核战争,印度事后急求第三方调停?
特朗普一开始还不想调停?(美国媒体《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印度方面还声称炸了巴基斯坦的核武储存基地
根据美国媒体《纽约时报》的文章中称,印度在宣布停火前几个小时,突然使用导弹打击了巴基斯坦的数个空军基地。其中之一,努尔汗空军基地。该基地为巴基斯坦军最重要的设施之一,不仅是巴空中机动司令部所在地,而且距离巴基斯坦基拉纳山核设施非常近。
一架美国能源署的飞机紧急升空?
当时的航迹图
根据美媒的报道称,基拉纳山核设施为巴基斯坦核武器储存、研发和试验基地,就在穆沙夫空军基地附近,传说受到袭击。当时一枚印度的"布拉莫斯"导弹击中了基拉纳山核设施的一条隧道入口,只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是在袭击发生后,从巴基斯坦境内紧急起飞了一架隶属于美国能源部,代码A03192的核应急飞机,在巴基斯坦上空展开了巡查。这甚至一度被外界解读为,巴基斯坦核武库被炸,美国人紧急探查是否存在核泄漏风险。
当然,最终证明这架飞机应该是执行的专机任务,而非核泄漏探查任务。但是,美国人的担心并非多余。只因攻击核设施,通常被视为发动核战争的第一步,对手完全可以借此发动核反击,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巴基斯坦的核反击。印巴为了避免发生核战争,定期交换各自的核设施清单,以避免误击对方核设施的事情的发生。而这次袭击,很显然容易在战时被判定为核设施被炸,毕竟印度导弹"指东打西"是出了名的。
最终落点地点证明,并非是核基地入口
2025年5月11日,巴基斯坦军方举行了一场发布会上,巴方表示,有关核设施遇袭的报道为虚假消息,报道中所说"受到攻击"的地点,不在基拉纳山任何可见的隧道入口处,也离储存的弹药地点有相当的距离,实际为一处废弃的山坡上。
随后有分析师的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地对空导弹坠落的结果,当时印度对努尔汗空军基地发动了攻击,主要是损失是巴基斯坦基地跑道被毁。巴基斯坦防空部队对空开火,引发防空导弹坠落事件。
现在巴方更证实了一个情况,巴方没有求助任何国家干预印巴冲突,是印度向第三方国家发出了邀请。印度想借着一次袭击事件对巴基斯坦发难,以制造国家强大的印象,对内进行宣传,只是在打起来之后,发现局势变化对自己不利,担心引发大祸,才借着美国的调停,及时停战。
印巴都是有核导弹的国家
印度在2025年5月10日的袭击行动,规模与气势都有了,还是及时收手为上,于是有了所谓"接受急求美国调停"的态度,实成双方都不想真的开战,属于借势停战。因此,不要过度夸大美国的作用。美国副总统万斯针对印巴冲突表示,"从根本上来说不关我们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这些人稍微缓和一下局势",没有任何强力干涉的意思,甚至被怀疑纵容印度发动战争。
自从印巴局势紧张之后,美国就没有进行过积极的调停,只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曾经发出了几句呼吁和平的讲话,美国媒体《纽约时报》特别提及的"担心冲突可能迅速升级为核冲突",只是一个借口,实则印巴都没有战争扩大的意图,核战争只是存在于西方媒体的报道之中,否则印巴也不会适时停火。
印巴一冲突,就会有核大战的疑问
巴基斯坦媒体报道称,巴基斯坦总理曾经召集了国家指挥机构,一个负责决定如何以及何时使用核武器的小型机构召开会议,但是会议并没有做出什么决策,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在宣布停火之前,在被问及,是否使用核武器时,明确表示:"我们应该将其视为一种非常遥远的可能性;我们甚至不应该讨论它。"
从印巴局势紧张之后,许多国家试图调解,美国并非积极调解的国家之一,只是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更大,印巴更愿意借着美国的名头,给及时停战找个借口。最终被美国媒体过度夸大了事实,意图突出美国的影响力。
印巴其实都知道,及时收手才是上策
印度根本没有底气来发动一场全面战争,巴基斯坦也不想真正地升级冲突,所以双方才会在冲突即将升级的时候,及时地收手,绝对不是美国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