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原本想在中美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好坐收渔翁之利,没成想美国根本就没把该国放在眼里,就在越南政府焦急之际,中方的到来给该国送去了45份大礼。
4月14日,当中越双方领导人在会谈中定调"共同反对单边霸凌行径"时,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对着镜头破防:"他们讨论的是如何搞垮美国。"而在特朗普这一表态的前几天,美国才刚就关税问题与越南开启谈判,并暂停了对越南征收"对等关税"。越南却转身与中国签署45项战略协议,两国领导人更在公开场合用"同志加兄弟"的革命情谊,将华盛顿精心编织的"反华同盟"撕出裂痕。
白宫官员或许仍沉醉在"降低对越关税"的外交胜利中,却未察觉越南总理范明政在河内会晤时的微妙表态:"发展对华关系是越南外交的头等优先事项。"这句被西方媒体刻意忽略的宣言,实则暴露了东南亚国家对美国战略的清醒认知。中越的友谊源于中越贸易结构的深度互补性--中国占越南进出口总额的30%,而越南对美贸易顺差中60%依赖中国供应链。当特朗普嘲讽中越"讨论搞垮美国"时,他或许忘了越南手机产业90%的零部件仍来自中国工厂。
中越签署的45项协议中,人工智能、智慧口岸、跨境铁路等战略领域合作,正在重构东南亚的产业版图。越南就有学者指出:"中国带来的不是订单,而是复制高铁奇迹的现代化方案。"这种合作直指美国"友岸外包"战略的软肋。当美国企业还在为墨西哥工厂的劳工问题头疼时,中越共建的智慧口岸已实现货物通关效率提升40%;当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陷入停工危机时,中越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已在河内启动量子计算芯片研发。更值得关注的是,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在欢迎宴上强调的"红色研学之旅",实则是通过青年交流将中国式现代化叙事植入东南亚价值体系。
当越南在会后声明中强调"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当中国承诺为越南农产品开放超大规模市场,特朗普的"搞垮美国"论调反而成为中越合作的最佳注脚。特朗普还刻意体现自己的大度,声称:"我不责怪中国,也不责怪越南"。白宫官员还试图用"降低关税是正确决策"来粉饰外交失败,却回避了关键事实:越南获得的关税优惠额,仅相当于中国新增对越投资的1/20。
这种战略失衡背后,是美国误判了东南亚国家的生存逻辑--比起华盛顿的意识形态说教,河内更需要中国技术升级带来的百万就业岗位。当越南青年在红色研学中看到中国乡村振兴的真实图景时,美国承诺的"民主灯塔"已黯然失色。中越会晤最重要的突破,或许就在第六点举措的"共同开发"承诺中。
两国领导人商定启动的南海油气田联合勘探项目,不仅将打破美国对南海能源的监控网络,更预示着"准则谈判"可能迎来实质性突破。越通社报道中刻意淡化贸易战的表述,恰是河内对华盛顿的精准反击--当美国还在炒作"中国威胁"时,中越已在南海构建起事实上的能源共同体。这种战略协同的连锁反应已显现: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中国领导人访马期间宣布加入"全球发展倡议",柬埔寨则重启中柬自贸协定升级谈判。
东南亚国家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多边主义不需要"选边站队",而是通过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安全。单边制裁终将败给共同发展。当河内少年用中越双语高喊"友谊地久天长"时,特朗普的"破防"宣言,不过是美国霸权黄昏前的最后嘶吼。小船孤篷经不起惊涛骇浪,只有多边合作才能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