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牺牲飞行员贴身衣兜里装着寻亲字条

2025-05-13 11:12  头条

"地震了,快跑啊,快跑啊!"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事后第一时间,国家就立即组织了救援队前往汶川救援受灾群众。在救援的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而邱光华就是其中一位。

邱光华,于1957年出生于四川茂县,1974年入伍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是我国第一批飞行员。

在牺牲之前,邱光华已经升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师职特级飞行员,是汶川地震中牺牲的最高军衔解放军军官。

作为一名人民解放军,邱光华知道自己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在入伍的33年间,他从来没有辜负自己身上的那身军装。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地面上的道路都被地震产生的碎石所阻拦,如果出动人力物力对这些碎石进行清理,耗费的时间过长,会错过最佳救援时间。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走空中,利用直升机将救援人员和物资投送到震区。

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邱光华立即向上级请命参加此次救援活动,这一年,邱光华已经51岁,再过一年他就可以退休了。

原本上级看在邱光华即将退休的情况下,没有打算让他参加救援,但邱光华主动请命,想到邱光华高超的驾驶技术,上级同意了邱光华的请命。

救援队伍在前往汶川的过程中,必须经过一段极其危险的航线,在这条航线上,不但山谷间的距离很近,还遍布着高压线,再加上四川地区气候多变,一个不慎就容易机毁人亡,所以在经过这段航线的时候必须万分小心。

但邱光华凭借自己多年的飞行经验,每次都能平安地飞过这段航线,将救援队伍和物资成功运送到重灾区,为灾区人民带来生的希望。

彼时,邱光华的老家四川茂县也遭遇了地震。幸运的是,邱光华年迈的双亲都躲过了地震的袭击,邱光华前后六次到达茂县运送物资,但每一次他都放弃了看望自己的父母,而是选择迅速开始下一次的任务。因为他知道时间就是生命,知道父母安全就可以了,他要节省时间去拯救更多的人。

参与救援的这些天里,邱光华平均每天的飞行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这对于常人来说已经是超负荷劳动了,更何况邱光华从事的还是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飞行工作。可想而知,邱光华这些天里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5月31日,邱光华刚将防疫专家运送到理县,但在返航的过程中,突然遭遇了大雾和强气流等极端天气。不久之后,地面的指挥人员就发现他们和邱光华失去了联系。

纵使知道邱光华凶多吉少,但战士们一边搜救一边抱着希望--"邱光华向来飞行技术高超,说不准是自己成功迫降到了某个地方,但是却没办法和他们联系上也说不定呢。"

十几天后,战士们们发现了邱光华所驾直升机四分五裂的遗骸,也在周围找到了邱光华的遗体,机组上5名人员全部遇难。清理遗物时,战友在他的贴身衣兜里,发现了很多寻找亲人的字条。

找到了邱光华等人的遗体就要将他们带回去入殓,可是飞机坠毁在一处峡谷之中,周围都是密集的原始森林,在直升机返航的过程中还要经过多个将近90°的悬崖,飞行难度很高,过程也十分颠簸。

为了防止邱光华等人的遗体因为飞机颠簸而被甩出去,战士们将他们的遗体装入裹尸袋中通过人力进行遗体的运送工作,直到走出这片丛林,才用直升机进行运送。这样一来,运送一具烈士遗体需要20名战士的协作。

但所有人都不觉得这是人力的浪费,让烈士们回家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为了这个愿望,他们付出再多都是心甘情愿的。

经过众人的同心协力,邱光华等人的遗体被成功运送到机场,看到烈士遗体的那一瞬间,机场中的人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

这些人中,有烈士们的妻子,有烈士们的儿女,还有烈士们年迈的双亲,看着这样的场面,怎么能让人不为之动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