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突然在天上直接杠上了,场面相当热闹。
谁能想到,"霸道总裁"法国阵风战机在跟巴基斯坦的歼-10CE对阵时直接翻车,传闻说是中国产的霹雳-15导弹直接远距离把阵风送回了地面。其实,大家一开始都在猜,毕竟残骸、弹体啥的,就是各种照片、视频挖出来,专家们分析得也够热闹。但美国呢?死活不出声,简直像断了Wi-Fi。不过等了整整10天,美方终于承认,巴基斯坦用歼-10CE+霹雳-15的组合把印度空军的阵风打掉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点好奇,美国为啥磨唧了这么久才开口?美方情报能力数一数二,甭管多难查的事儿,分分钟搞定。可这次却像老父亲承认"别人家孩子比我家厉害"一样,嘴硬了十天。这种捂着不说,其实就是一种"攻心术"。
我的观点是:美国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让全球知道,中国造的导弹已经打破了美俄垄断的神话。怕的是自己的AIM-120系列被人嫌弃,全球导弹市场风向变了,自己的大金主们要跑票。
再多说两句,霹雳-15这波表现简直是"后备保险"变成了头牌冠军。有意思的是,西方一向自诩高端的阵风战机,在霹雳-15面前,连躲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数据明摆着--180公里开外,还不是至今没人拿出证据反驳。我认为,这次事件给西方顶级战斗机市场直接一个冷水澡,阵风连霹雳-15都顶不住,法国能忍?美国不哭?国际军购的剧本估计全得重新写一版。
美国媒体这次慢悠悠承认,也是有"后备保险"心理。国内军工复合体一边咬牙,一边忙着给AIM-120申请新经费,生怕被中国赶超。"中国 ** "的说法又得出来溜溜,指着霹雳-15的表现,说"快投钱更新我们的导弹啊,不然天要塌"。逻辑清清楚楚:"有中生有",先承认一点儿,再狠狠炒作一番,用外部压力倒逼自己内政提速。
比如2023年美国国会听证,五角大楼就专门因为中国空军新装备请求追加百亿美元预算。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眼熟?
还有个好玩的现象,一些西方网友开始怀念苏联的R-37远程弹,可惜现在普遍用不上。美国AIM-120系列也被爆短板不少,最新批次射程还没官宣"能打180公里"的勇气。偏偏中国这波,幽灵般突然杀出来,直接造成舆论地震。
我的推测是,未来全球空空导弹市场和空战理念肯定会从"中国制造"里学不少招,甚至会爆发"霹雳效应",催生各家军工厂火速上马长射程导弹项目。
对了,别忘了这个事件背后的媒体态度转向。以往都是西方引领,结果现在天天盯着巴基斯坦和中国出新货。我的预测,长远看,欧美开始琢磨怎么抱团更新装备。否则下一波歼-20、歼-36出现,带着更牛的导弹,那才真"地上不认识,天上也摸不着"。全球空军的技术天花板,看起来变低了,实际上是被中国掀翻了原来的盖儿。
总归一句,别小看这次美方"迟到"的承认。它是技术赛跑的号角,也是国际军售市场的催化剂。霹雳-15的强势登场,直接让"黄金标准"AIM-120有点尴尬。怎么看都像是新时代刚吹响哨声,谁反应慢、谁装备落伍、谁真刀真枪下不去狠,是时候重新排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