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欧盟各国明显透露出对于美国关税政策不再心存幻想。
欧洲各国在关税问题上的焦虑非常迫切。欧盟发现,美国并不会放过自己,这跟是不是美国的亲密盟友没关系,不会因为有所谓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就会有什么不同,甚至有时候可能对欧洲征税力度更大,对欧洲的威胁更多。
欧洲有一些比较清醒的人,比如说像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意识到美国这种不顾盟友利益、"自己第一"的做法,如果欧洲一味地妥协,肯定是不行的。已经有很多例子,比如俄乌冲突,比如美国说要吞并格陵兰岛,其实都说明美国是不会考虑欧洲的实际需求的。
欧洲也发现,不能再心存幻想,觉得特朗普会主动放弃关税战。因此,现在必须要坐下来,大家想办法。
有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的专员谢夫乔维奇将于13日前往华盛顿与美方谈判。
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呼吁欧盟在后续对美谈判中"保持警惕和主动",动用一切手段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维护就业和欧洲的未来。
王朔认为,欧盟在"团结"和"主动"应对美关税冲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深力度,拿出实际行动。
欧盟是拥有27个成员国的高度一体化的区域组织,尽管各个成员国向欧盟上交了一部分主权,也有统一的欧盟机构来运作,但欧盟成员国之间经常有分歧或矛盾。
一方面,由于存在利益需求差异,很难形成统一的政策立场。因此,欧洲说要加强团结,是很必要的。
另一方面,欧洲一体化的特性是"和而不同",这是欧洲的一个软实力。因此,欧洲要做的是更主动、更团结,否则很难让特朗普正面去对待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