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中俄“分手”要么被制裁?北约突然对华交底

2024-07-19 17:50  头条

闽南网报道,2024年北约峰会于近日在华盛顿举行。综合路透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近日,北约发表联合声明,再度拿"援俄"一事对华发难,甚至妄称中国是所谓俄乌冲突的"决定性推动者"。《纽约时报》称,这对北约来说是一个重大转变,因为直到2019年,北约从未正式提及中国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而且语言相对温和,但此次声明首次对中国发出了"直接警告"。

北约此举让中方更加明白西方的用心险恶,如此一来,便能降低"农夫与蛇"发生的概率。我们都知道,西方在"伪善"方面很是擅长,尤其是美国。在中美打交道的这些年来, 美国不止一次试图将中国推向世界斗争的前列,甚至将中国当成韭菜,希望中国被卖了还帮美国数钱。

自冲突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就不断散布谣言,称"中国为俄罗斯提供了军事援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尤其支持这一谣言。不过已经往乌军一线部队派驻观察员的北约,并没能找到任何证据,随后北约不得不改口,不再提"武器援助"这件事,转头开始攻击起中国同俄罗斯的民间贸易往来。本届峰会上,斯托尔滕贝格称俄罗斯从中方获得了组装武器所需的工具、设备、技术和电子设备,宣称"这与提供军事武器的差别没那么大"。

俄乌冲突持续两年之久,打到现在,俄罗斯已经占据战场的主动权,北约无法完成最初的目标,他们便开始寻找僵持的"原因"。中国只能再次被迫充当那个"背后推手",成为北约国家攻讦的目标,几年来国际局势的瞬息万变,早已让中国从"最遥远的威胁"变成了"敌人"。中俄间合作一向是西方集团挑拨,恶意中伤的目标,类似的论调早已不是第一次,这次之所以使用如此锋利的言辞,和北约面临的困境有很大的关系。

实际上,这并非美西方首次炒作所谓中国"支持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早在此前,美英日三国就以"中国援助俄罗斯"为借口,对中国实体进行制裁。而如今,北约再度炒作此事,其目的之一是将乌克兰危机的责任推卸给他人。数据显示,俄罗斯进口的武器零部件和双用途物资中,超过60%来自美西方国家。也就是说,美西方一方面与俄罗斯进行大量军火交易,另一方面却干扰和破坏中俄之间光明正大、经得起考验的正常合作。这种行为无疑是极度双重标准和虚伪至极。

那么,当北约指责中国"纵容俄乌冲突"时,他们自己在做什么呢?美国总统拜登表示丹麦和荷兰已开始向乌克兰交付F-16战斗机,并额外提供了5套海马斯武器系统。这种典型的双重标准行为,即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已成为西方国家的常态。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也迅速做出了回应。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批评北约的联合声明充满了冷战思维和好战言辞,关于中国的内容则尽是挑衅、谎言、煽动和抹黑。对此,中国已向北约提出了严正交涉。

中方强调,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客观公正,积极推动政治解决问题,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赏。乌克兰危机延宕至今,谁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国际社会看得一清二楚。中方奉劝北约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并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而不是对华甩锅推责。此外,发言人还连喊2个"停止"。第一,停止鼓噪所谓的"中国威胁",第二,停止煽动对立对抗。中方的表态,已经给北约指明出路。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时期都不乏咄咄逼人、自以为是的强权。如今,美西方又在重蹈覆辙,企图以一己之私,搅乱全球秩序,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俄乌冲突的解决出路,绝不在于口头警告,在于冲突各方以和为贵,回到谈判桌前,以政治方式化解矛盾。北约诸国应该深刻反思自身在此次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停止将黑锅往中国身上甩的做法。毕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来就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也是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两国在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多领域合作,这不仅符合各自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北约在美国的怂恿下,无视地区和平的风险,妄图联合对中国施压,这只会暴露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丑恶面目。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北约应当坚持其区域性防御组织的定位,停止在亚太地区制造紧张局势、兜售冷战思维和挑动阵营对抗。北约不应在搞乱欧洲后,又企图破坏亚太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