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麟:波音当下的困境,比9·11时刻还要黑暗

2025-01-03 11: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仲麟】

经历了数年的动荡,从737 MAX的危机到全球疫情带来的剧烈冲击,波音似乎总是无法从阴影中彻底走出。而2024年开年的阿拉斯加航空737MAX9空中飞门事件,又给了刚刚看到曙光的波音以沉重一击,使得波音再次跌入谷底。

点击查看大图

也因此,波音收购势必锐成了势在必行的事了:要彻底改进生产质量,才能让FAA满意;FAA满意了,才能解除限产令;解除了限产令,产能提升了,才能按时给航空公司交付飞机;而要改进生产质量,首先就得收购势必锐来重整生产链条。

你看,2005年将工厂以12亿美元出售成为势必锐,2024年又以83亿美元把势必锐给收购回来--哈耶克太伟大了!

但对波音来说,生产线的麻烦,并不仅仅通过收购势必锐就能解决。

在2024年9月份,波音工厂的工会--国际航空航天机械师协会(IAM)--发动了大规模罢工,超过33000名工人参与其中。这场罢工几乎让波音的生产线完全停滞,直接影响了飞机的交付,进一步加剧了财务亏损。

波音的客户通常签订了严格的交付协议,一旦交付时间延误,就会面临高额的违约赔偿。这也是为什么交付延迟对波音来说是致命打击。工会罢工将波音的交付节奏彻底打乱,导致了多个订单的延期和违约风险。而且由于发生了罢工,整个生产线停摆,使得上游的供应链也遭受到了冲击。这不仅让波音失去了来自客户的收入,也让公司陷入了供应链混乱的漩涡之中,整个生态系统的运作受到重创。

最终,波音不得不答应工会的诉求,在5年内加薪38%,让工会停止罢工。但讽刺的是,工会停止罢工的第二天,波音就宣布裁员1.7万人以节约人力成本。

你说波音能不能解决生产线的问题?要我说,造飞机的人还是这些人,你说呢?

"麦道时刻"

财务问题与生产线问题对波音来说确实是个很头疼的事,但是在我看来,波音2024年真正的危机是其名声彻底破产,百年老店的牌子彻底砸了。早在波音737MAX丑闻之际,我就在737 MAX即将得到复飞许可时做了如下判断:

"目前737 MAX的复飞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了,或许波音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认为一切都结束了。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不是结束,也不是结束的开始,而很可能是开始的结束。如果复飞后737 MAX再出现一起空难--哪怕与MCAS系统无关--那么对波音的打击无疑会是致命的。麦道公司殷鉴不远,望波音好自为之。"

而现在回头看,当时可谓是一语成谶。虽然737 MAX没有发生机毁人亡的空难,但是阿拉斯加航空的737 MAX9空中飞门所造成的负面效果已经不亚于一场空难,甚至负面效果更强。而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波音陷入了"塔西佗陷阱",以至于只要波音飞机发生事故或者故障,人们都下意识地认定都是波音的错。

在"空中飞门"事件两个月之后,美联航的737 MAX8发生了冲出跑道事故,又引起了人们对于737 MAX安全性的质疑。然而我一看现场照片就下了大概率不是波音责任的判断,因为飞机是在从跑道转向滑行道进行脱离时冲出跑道,起落架陷入泥地折断。这种低速滑行转弯的情况下,哪怕起落架发生故障液压坍塌,也不会造成90度的转向,因此认定大概率是飞行员操作失误,没有把这锅扣波音头上。而后续的NTSB调查证明确实如此,并非波音的责任,而是飞行员失误。

2024年3月,美联航737MAX8冲出跑道。

但你说这能怪群众"误会"波音么?大家对波音客机的顾虑,在我看来是一种"合理顾虑"。同样,在本轮济州岛航空波音737-800空难之后,也接连发生了荷兰皇家航空737-800故障冲出跑道与哥伦比亚航空737-800起落架故障等一系列事故。而济州岛航空次日,又一架737-800由于起落架故障返航,更是让公众对737-800这一老机型的安全顾虑达到了巅峰。

波音737-800是波音737家族的第三代,是世界上当前数量最多也最成熟的一款飞机。虽然过去二十年中,波音737-800累计发生了二十多起严重事故,但其中大部分是由于维护原因或机组问题导致的,真正由于飞机问题产生的事故并不多。可以说,如果真有什么重大设计缺陷,那在过去二十多年的使用中早就暴露出来了。

737-800在2017年左右开始停产,而现有的737-800也逐渐老化。在飞机故障率中有一个浴盆曲线理论:一款飞机刚问世时各种毛病不少,故障率高;而随着完成磨合后,中期故障率下降形成浴盆底部,进入平稳期;在飞机生命终期,由于老化导致事故率又上升,最终形成了浴盆形状的曲线。

而韩国济州岛航空第二起事故的737-800机龄15年,处于故障曲线的右端。该飞机首尔刚起飞没多久就发现故障返航,可能是起落架无法收起产生的故障,存在人为失误没有拔掉起落架插销的可能。至于波音737-800这一机型的起落架是否存在普遍的安全隐患或缺陷,这需要监管机构进行调查后方能得出结论。

然而,这种接连不断的"误会"又显示了波音现在的尴尬:信誉扫地,无人相信。而对波音来说,这种已经形成广泛共识的看法才是对未来最为致命的打击。麦道的下坡路始于DC10连续空难,还产生了"Daily Crash"这样的绰号。而如今,早已彻底"炼化"麦道的波音,也迎来了自己的"麦道时刻"。

如果从资本市场来看,波音现在已经走出了谷底:11月14日工会结束罢工、11月15日宣布裁员17000人,11月16日就迎来了股市大涨,一根大阳线拉到现在。波音从年度最低价137美元爬到了现在的177美元,看起来似乎已经走出了困境。但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事实。而对执掌波音的奥特伯格来说,他现在最需要祈祷的是2025年别来一把火把他给烧了。

或许若干年后,波音终于爬出了泥潭。然而,届时在岸边等待它的,除了老对手空客之外,还会有一个全新的玩家。那时,波音所面对的游戏规则将变得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