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防长会上,赫格塞斯反复强调一句话,董军开门见山,对美提一要求(2)

2025-11-03 16:40  郑州广播电视报

面对赫格塞斯的表述,董军部长没有绕圈子,一开场就亮明中方核心立场,开门见山对美方提出明确要求:台海两岸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美方在台湾问题上要谨言慎行,旗帜鲜明反对 "台独" 。这句话不是简单的立场宣示,更带着对现实局势的清醒判断 -- 当前台海局势因 "台独" 势力勾连外部势力愈发紧张,美方此前在台湾问题上的模糊表态和一些小动作,已经给区域稳定带来隐患。董军部长还强调,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但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对任何侵权挑衅行为都有充分实力从容应对,同时明确希望美方把 "不遏制中国、不寻求发生冲突" 的口头表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从双方表态能看出这次会晤的核心逻辑,表面是军事层面的沟通,实则是战略底线的相互传递。董军部长提出的要求,本质是划定中方在核心利益上的红线,台湾问题作为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容不得半点模糊和试探;赫格塞斯的 "不寻求冲突" 与 "自保" 表述,则是美方在中方军事实力提升背景下的务实调整,尤其是中方九三阅兵展示的区域拒止能力,让美方不得不重新计算行动成本与风险。但不能被表面的 "建设性" 迷惑,实质分歧依然存在:美方始终没明确承诺反对 "台独",只是泛泛提 "维护利益",这既是对岛内民进党当局的安抚,也是在回应美国国内军工复合体和相关政治势力的诉求;中方则坚定把 "反对台独""落实承诺" 作为两军关系稳定的前提,没有丝毫让步。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提到,中美元首会晤对两国各领域互动有战略引领作用,如今两军高层跟进沟通,说明两军交流也在逐步回归正轨。这种交流的价值在于降低误判概率,比如通过强化政策层沟通增信释疑,拓展一线官兵良性互动,甚至可能探讨建立像危机热线、敏感海域行动通报这样的制度化规则,把偶发摩擦管控在可承受范围。但风险也不能忽视,美方口头承诺能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还是未知数,万一哪天南海或台海出现意外情况,基层官兵的即时反应很可能比外交辞令更能决定事态走向。而且美方所谓的 "维护利益",常常会把经济、技术问题 "安全化",再拉上盟友在区域搞军事部署,这种操作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这次会晤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中美军事博弈的新阶段。中方通过展现实力和清晰立场,逐渐掌握更多主动权;美方则从以往的咄咄逼人转向有限度的务实沟通。董军部长要求美方 "把表态落实到行动上",正是抓住了问题关键 -- 中美两军关系要稳定,不能只靠嘴上说说,得有实打实的规则和行动支撑。未来双方能不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找到平衡点,能不能把高层共识转化为基层官兵的行动准则,才是决定亚太地区军事局势走向的关键。毕竟对地区各国来说,比起 "不寻求冲突" 的承诺,更希望看到中美用实际行动避免紧张局势升级,为世界和平注入更多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