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八月怕初一”,有啥可怕的?看看老人咋说

2025-09-22 16:14  头条

八月初一,这个日子来了。老话说,"八月怕初一",怕的就是这一天。

地里的庄稼,玉米、红薯、高粱,都在等着收。南边的晚稻也快好了。这个时候,就盼着天好。要是下雨,那就麻烦了。书上写"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说的就是这个忙的时候。

怕下雨。"不怕八月初一晴,就怕八月初一雨",这是一句话。还有一句话,"八月初一雨淋淋,阴雨连绵九月尽"。这雨要是下起来,就停不了,一直下到九月。

雨水多了,地里的庄稼就长不好。粮食不饱满,收成会少。收回来的谷子,要是天一直阴着,晒不干,就要发芽,长霉了。那这一年就算白忙活了。所以都看着这天的天色。

这一天,还叫"朔日"。什么是"朔日"?就是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这天晚上,天上没有月亮,黑黑的。就算天晴,也看不到月亮。因为月亮走到了太阳和地中间,光被挡住了。

古时候的人,看重"朔日"。以前的皇帝,会在每个月初一祭祀。书里有写,"礼记·月令"里头说,周天子带着人"祈谷于上帝",就是求老天爷保佑粮食丰收。这是大事。

这一天,出门走路要当心。晚上黑,以前的路也不好走,不安全。河里的水也凉了,下去游泳,身子会受不了,腿脚抽筋。不下河,少出门。

还有个说法,叫"离日"。今年的八月初一,正好是秋分的前一天。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大节气的前一天,都叫"离日"。秋分前的这个,叫"金离"。

"离日"这个名字,听着就像"分离"。所以呢,老一辈人觉得,这一天办喜事不好。嫁娶的日子,都会绕开这一天。怕不吉利。

搬家也不行。以前搬家是大事,叫"迁徙"。换个地方,地、水源,什么都要重新来。所以要选个好日子,求个顺顺利利。"离日"这样的日子,他们是不选的。

这天还是"甲午日"。有个说法是"换甲"。"甲日晴,四十日燥;甲日阴,四十日淋",意思就是,这一天要是晴天,后面就容易天干。要是阴天,那后面的雨水就多。老百姓就看着天,心里盘算着后面的农活。

所以你看,这八月初一,又是"朔日",又是"离日",还是"换甲日",好几个名头都在一天了。事情赶到一块了。

古人看日子,不是瞎说的。他们就是图个心安,想让事情顺一点,别出什么岔子。搬家、结婚,都是一辈子的大事。

书里面也记着这些。《尚书·尧典》里写的"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就是说,他们看月亮的圆缺来定日子,好让大家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农活。这个"朔日",就是定历法的一个开头。

庄稼人就怕天气。八月初一要是晴了,那后面晴天可能就多,太阳好,地里的粮食能长得结实,收回来也好晒干。"八月初一晴,百日无霜",霜来得晚,庄稼就能多长一阵子。

要是下雨了呢?"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还有这么一说。说法很多,都是看着天吃饭的经验。这天要是下雨,有的地方的人就觉得,过年的时候雪会大,"八月初一落一沟,春节就会雪堵门"。说的就是这个。

这些老话,就这么传下来了。信不信,就是那么个说法。但地里的庄稼,是实实在在的。收成好不好,关系到一家人的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