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则在印巴空战当天,启动了对印度氯氰菊酯的反倾销调查。在印巴停火首日,中国民政部又发布了第五批的藏南地区增补地名,再次向外界宣示了我国对于藏南地区的主权。
同样是在这一天,印度在国际贸易组织提出了要对美国的钢铝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印度外交部门找中国谈锗产品出口问题,可能也带有试探中美两方反应的意思。
可在这种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军民两用物项上面,中国不可能任由印度开价。
况且,在中美日内瓦经贸磋商结束后,印度利用自身地缘优势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的空间已经变小。
就算莫迪政府真的决定倒向美国,在贸易问题上与中国进行对抗,中国也有能力对印方展开反制。
【印度塔塔集团生产的电动车大量使用了来自中国的电池等零部件】
要知道,印度现在必须依赖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不只是锗,中国在稀土等诸多领域都可以轻松拿捏印度,随时切断印度的供应链,给莫迪的"印度工业化"战略沉重一击。
最后总结一下,印度在锗产品进口问题上被迫转向磋商,暴露了其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短板与外交决策的滞后性。
尽管莫迪政府试图通过本土化生产和多边外交缓解压力,但中国对关键资源的掌控力与中美印三边互动的动态变化,决定了印度难以轻易摆脱被动局面。
若印度无法在技术自主与外交策略上取得突破,其"工业化"愿景或将持续受制于外部资源卡脖子的风险。
而中国在坚守国家安全底线的同时,如何平衡经济利益与战略博弈,也将成为这场稀有金属之争的关键变量。